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离开江南春执掌的分众后好耶如何寻找方向?

互联网 2013-01-18 11:01:3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从投入分众的怀抱到分手两年,好耶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重组后的团队能否带来生机?

好耶集团CEO王汉华好耶集团CEO王汉华

  从投入分众的怀抱到分手两年,好耶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重组后的团队能否带来生机?

  被业内称为“老好人”的王汉华2012年12月3日出现在媒体面前时,距离他辞任亚马逊中国总裁一职不过一个月。此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好耶集团的CEO。

  对于王汉华任职的这家新公司,很多人并不熟悉。不过,好耶此前的东家是广告业内颇为知名的分众传媒——这家公司如今正进行私有化,2013年将完成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进程。

  两年前,分众将好耶易手给银湖资本,后者同时牢牢地握住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身为银湖董事总经理的陈恂,同时兼任好耶董事长职位。

  将王汉华招至麾下担任CEO是好耶最近的一次“大动作”。与此同时,好耶向市场密集打出的“招式”还包括推出中国首家服务于媒体方的新产品MediaMax、与乐视网达成战略合作等。更早前的2012年3月,好耶宣布引入新股东嘉御基金,成为后者“成立以来已宣布投资案中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嘉御基金由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创立。

  在宣布王汉华就任的同时,好耶还发布了新的Logo,并更名为“新好耶”。用陈恂的话说,新CEO王汉华的到来意味着好耶2.0时代的真正开始。

  事实上,好耶比中国互联网界“三座大山”中的任何一座都要年老。它成立于1998年10月,曾在中国网络广告软件市场占有80%的份额,也多次蝉联“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但14年来,好耶数易其主,2007年被分众全资收购,2010年初,好耶和分众的高管又从分众回购38%的股权,期间,它多次尝试IPO都未果。

  那么,银湖时代的好耶会好吗?它接下来将如何演绎自己的2.0时代?

  分众的印记

  收购好耶的意图很明显,通过其切入中国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

  分众出手好耶时,从账面来看,是一笔亏损的买卖。

  两年前,银湖从分众手中接手好耶62%的股权,对价只有1.24亿美元。

  2007年3月,在精心准备了9年,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时,好耶毅然选择放弃IPO。按照此后的交易,分众以2.9965亿美元购得的好耶100%股权,却以1.373亿美元的对价将其出售。

  分众收购好耶的2007年,正值互联网广告公司大热之年。

  当年4月,Google以3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进入5月,微软又以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分众支付好耶的收购价也被好耶高管认为“够好耶干40年的”。

  江南春收购好耶逻辑很明显,通过好耶切入中国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他认为,好耶、DoubleClick、AQuantive采用的是与Google、百度的关键字搜索不同的方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的海量人群中精准找到受众。

  但从结果看,分众控股下的好耶走出的轨迹似乎令各方都不太满意。

  虽然最初以技术起家,但在被分众收购之际,用好耶原总裁杨炯纬的话说,那时的好耶,既不像分众那样以销售驱动,又不是一个技术和产品驱动的公司,就是收服务费,替广告主购买媒体资源。杨炯纬回忆称,那时的好耶越来越累,因为人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但人又是最不稳定的。而与其它代理公司相比,好耶也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只有一点点规模优势。

  当分众向好耶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好耶高管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希望在分众这棵大树下,有机会把好耶扭转为以技术和产品为导向的公司”。

  “但你会发现,其实是扭不过来的,说白了,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媒体销售公司,很难孵化出一家互联网公司。”杨炯纬认为。

  加入分众后的好耶,更加强化了其广告代理业务。一位好耶的离职高管称,虽然江南春一直说,要为好耶的长期发展做准备,但他并没有注重技术和产品研发,而是要求好耶的员工“全线铺到销售上去”,每个季度“还是拿着一张报表来,因为投资人是要以季度来看上市公司的数字”。

  顾此很可能失彼。分众控股的好耶最终没能单独上市,没成为分众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一面旗帜。好耶的一位投资人认为,分众时期的好耶,之所以“坐在自己的金矿上没有挖”,就是因为那时候它是一个广告代理公司。但分众不愿意就此做出回应。

  资本式“肃清”

  资本方银湖资本接手过后,好耶的高管团队几乎全部更换。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就企业管理总结出著名的“九字真经”,按先后顺序依次为搭班子、定方向、带队伍。

  银湖对好耶的改造也借鉴了这条“真经”,不过,它先做的是“定方向”。陈恂认为,银湖带给好耶最最根本的理念是,靠数据、技术和产品驱动。

  好耶凭借技术起家,早年以卖软件为生。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好耶的重心开始从技术转向网络广告代理。随着互联网广告行业的突飞猛进,好耶的网络广告代理业务也越做越顺,“每年40%-60%的增长”。据公开报道,2006年,好耶的营收规模为5亿元。2010年7月,被分众卖给银湖之际,确切地说,好耶仍然是一个网络广告代理公司。

  如今,银湖的策略是,要在好耶“网络广告代理公司”的基础上,把好耶打造成“以技术、产品、数据为驱动的全程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应这个“方向”,银湖为搭建一个新班子而煞费苦心。除了花费约1年时间全球搜索到的CEO王汉华,他们还挖来了TPG的财务董事担任CFO,邀请通用电气(GE)原亚太区CIO任管理系统副总裁,聘任走秀网原高级副总裁为好耶客户业务管理副总裁。他们还只是一部分,2012年6月以来,好耶新进的高管还有CPO、研发副总裁和人力资源副总裁。

  不过,陈恂强调的是,“新班子的搭建是基于添砖加瓦的原则”,好耶也保留了之前的部分管理层,比如,其首席战略官姚晓洁就是2003年加入好耶的高管。在银湖接手好耶后,元老级人物如CEO朱海龙和COO周岱也曾留任,不过,在2011年11月,他们便双双离去。此后,陈恂兼任好耶临时CEO。

  文化也是银湖改造好耶的重要部分。陈恂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刚就任临时CEO时,他做了一件让当时的团队很不习惯的事,即要求所有人直呼他的英文名Eric,而非“陈总”,更非“老板”,最不允许的,且违规就被罚款的是称他为“老大”。很快,除了保洁阿姨,所有人都称陈恂为“Eric”。陈恂此举的目的是,“强调一种创新的精神、个体的文化”。

  回归大数据?

  找到互联网上数据挖掘的价值,是卫哲进入的主要目的。

  银湖对好耶实施的“手术”并不令人意外。成立于1999年的银湖,旗下管理资金达140亿美元,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地共有逾90人的投资团队。各地的投资策略非常一致,自成立起,银湖就坚持“全球范围内寻找有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且这些企业仅限于科技企业,或者科技驱动的企业。”2010年,银湖在中国投下第一单——展讯。

  之所以将好耶的方向调整为“靠数据、技术和产品驱动”,陈恂称,是要“迎接大数据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到来”。

迎接大数据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到来迎接大数据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到来

  在这一点上,卫哲与银湖的想法“高度一致”。他们的信心还来自于,今天的好耶不仅在营收上是行业第二名的“3-4倍”,“更可怕的是,好耶坐在自己的大金矿上一直没有挖,那就是它拥有一个比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都要大的中国互联网人群的数据库,其每月的cookies覆盖量为8.28亿,达中国互联网网民的99%。”

  而在投资风格上,银湖的特点是“运营上激进,财务上保守”,前者指公司运营的重要衡量指标,比如利润、收入要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产品更有竞争力;“财务上保守”,是指银湖较少依赖于财务杠杆,更注重被投公司自身业务的成长。

  在卫哲看来,好耶“不差钱”,银湖之所以给嘉御基金开放一定的投资份额,主要是双方非常互补,银湖在亚洲的运营团队还在组建,嘉御基金的运营团队能为好耶产品的本土化提供帮助。

  如今,好耶的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卫哲认为,好耶这么多年做代理业务积累下来的两样东西,是别人不可能追上的:一是数据覆盖;二是广告客户,它有大量的广告客户。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反驳说,互联网上的用户行为数据具有极短的时效性,一般超过一个月的用户行为,基本上不太具有价值。

  但对好耶来说,需要解决的还有另一问题:一家由PE控股的公司,如何为PE的稳定退出做好铺垫?陈恂特地强调的是,好耶推行了广泛的员工持股计划,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执行完毕,而且会把这个计划持续推行下去。(本刊记者罗东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 离开 江南 执掌 好耶 如何 寻找 方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