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腾讯起诉奇虎360“扣扣保镖”涉嫌不正当竞争,并向其索赔1.25亿元一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法院判决腾讯胜诉,并指明360违背诚信信用和不正当竞争是3Q大战的起因,360赔偿腾讯经济损失500万元人民币,并在包括360官方网站等多家网站和报刊的显著位置连续15天刊登道歉声明。至此,持续两年之久的“3Q大战”因“360不正当竞争”尘埃落定,也让近来被困隐私门的360雪上加霜,声誉跌至冰点。
对此,有市场调研机构从声誉值和麻烦值角度出发,对360近期的“麻烦事”进行了打分评估,其中旗下应用两次遭苹果下架、被政府部门质疑和接连被曝隐私问题等事件都重创了360的声誉。
1.应用两次遭苹果集体下架
2012年2月6日,众多网友反映,AppStore上奇虎360旗下众多应用程序遭苹果公司下架,并很快得到苹果公司证实。苹果方面没给出具体下架解释,360单方面则回应称“疑似被竞争对手刷票所致。”
最终苹果似乎“原谅”了360,在其应用下架5天后恢复了其应用的上架。但事件并没有因此终结,2013年1月25日,苹果AppStore再次全面下架了奇虎360的所有应用,包括360手机卫士、360手机浏览器等。而这一次,苹果再也没有给360任何机会,专家分析,苹果或将永远封杀360。
如果第一次遭受苹果最严厉处罚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第二次再遭受苹果集体下架,并至今三个多月了还未上架,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家公司确实有问题没有解决,外媒爆料最有可能就是触犯苹果底线的隐私问题。
受此两次下架的影响,360股价先后大跌6.09%和1.53,损失惨重。
2.方舟子揭隐私问题
2012年10月,知名网络打假人方舟子公开在其微博向奇虎360宣战,指责360以安全为名收集用户隐私,斥其为“流氓软件”,并连续多日发布对360软件安全性的质疑。揭露了360四大安全问题:一、360安全卫士在网友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窃取用户隐私,疑做它用;二、360浏览器伪装系统补丁诱使网友安装其软件;三、360浏览器会串号,导致用户密码泄露的问题;四、360通过“云控制”远程操控用户电脑。
对此,360公司迅速回应,发表公开声明并上线辟谣专题。称方舟子在造谣,是被其竞争对手所收买。方周大战因此愈演愈烈。
此事触发了后来的工信部介入调查,及《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的发布,让360的安全漏洞被大面积曝光。
3.频遭政府部门质疑
2012年11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主办的“隐私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一份由中科院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研究撰写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360浏览器等产品存在收集用户所打开过的浏览页面地址,收集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的信息以及预留后台端口,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利用云端指令,在后台执行《安装许可协议》规定内容之外的功能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以此来提醒广大网民,慎用360安全软件。
2013年1月24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共同约见了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其利用“360安全卫士”在浏览器领域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行政告诫。
多个政府单位的联合介入,使得360安全问题最终被官方定性,引发当时网民的集体担忧,纷纷在其电脑上卸载360所有产品。CNZZ数据显示,360安全浏览器的用户使用率则从高点时的25%左右跌至23%以下。
4.国内外媒体连环调查追问
一系列麻烦事件的频频曝出,引来众多媒体的再次调查与追问。
2013年2月25日,财经类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以《360黑匣子之谜》为题,大篇幅报道质疑了360的隐私安全问题,指出360利用开发的杀毒软件和浏览器,植入非法程序,窃取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从中获得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文章引用“独立调查员”的论据,指控360不但利用非法程序中的"后门"与360"云端"配合窃取用户隐私,并在跟同类产品进行竞争时,360系产品会私自卸载竞争对手的产品。该报道指出,多年来,360一直利用旗下产品,窃取用户私人信息,比如邮箱、医疗和财务记录以及密码。
此次报道引发360方面的极力回避,但又拿不出有力证据来反驳,360在应付一系列的负面事件中显露疲态。
360还没从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缓过神来的时候,美国媒体IBTimes以《360的中国式隐私报道》为题,再次聚焦360隐私事件。报道中明确指出了苹果公司将奇虎360旗下所有的产品--包括360手机卫士、浏览器等在内的全部核心应用下架,是出于对奇虎产品的隐私担忧。据悉这是继360单方面回应苹果下架后,首次由美国本土媒体还原事件真相。
两大媒体的相继曝光,让广大网友对360的产品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此次奇虎360因“扣扣保镖”涉嫌不正当竞争败诉,也遭遇了有史以来第十次败诉,并背上业界不正当竞争诉讼有史以来最大的赔偿,使360在行业内人心尽失,声誉扫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家将全部精力只放在市场份额而不是产品上的公司,所导致的结果只会是浪费社会资源,损害用户利益。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