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大公司和创客相互看对眼 是什么在牵线?

互联网 2015-04-16 06:00: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李娜[对于科技公司缘何盯上创客,刘志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期再介入就有门槛了]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开始赶起了“潮流”,纷纷加入扶持“创客”的队伍。日前,英特尔在IDF(信息技术峰会)上对外宣布了总金额为1.2亿元人民币的“众创空间加速器”计划,这一计划包含在中国建立8个联合众创空间、建立线上创新中心以及建立总额8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并支持孵化等内容

李娜

[对于科技公司缘何盯上创客,刘志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期再介入就有门槛了]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开始赶起了“潮流”,纷纷加入扶持“创客”的队伍。

日前,英特尔在IDF(信息技术峰会)上对外宣布了总金额为1.2亿元人民币的“众创空间加速器”计划,这一计划包含在中国建立8个联合众创空间、建立线上创新中心以及建立总额8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并支持孵化等内容。英特尔称,智能硬件带来的长尾“机会巨大”。

认识到创客带来市场机会的远不止英特尔一家。此前,谷歌、苹果、微软以及腾讯和京东等企业早已在相关领域进行渗透。微软的创投加速器自2012年7月在中国启动以来,超过90%的初创企业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融资和支持。

“每一个大公司都试图在创新最开始的时候介入,以此打造围绕产品产生的生态系统。”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分析部总监盛陵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作为巨头,当然不希望错失任何一个可以促成大生意的机会。

看上“创客”长尾

京东网上有这么一组数据,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整整一年时间内智能硬件市场成长速度达到了280%,随之而来的是一条漂亮的“长尾”。

“这个长尾就代表了不小的市场机会,看起来每一个领域数量并不大,但是这个长尾加到一起,总的市场容量、市场机会其实非常大。”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刘钢对记者说。

“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微信和英特尔的技术人员讨论各种技术问题,记得最初在设计软件版本时,英特尔通过两个晚上就将软件算法的BUG解决掉了。”识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刘志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在华为待了十几年后,刘志彬选择了再创业,主要做的是静脉活体身份认证。刘志彬告诉记者,从英特尔Edison芯片的开发板,到打样、外观设计,自己总共只花了接近5个星期,而一般在大公司,没有5个月项目根本做不出来。

英特尔表示,一些项目在网上注册后,大概15分钟就会有人联系创客团队。速度是第一生产力。

但促使刘志彬项目“速成”的不仅仅是英特尔。今年2月27日,刘志彬的项目正式登陆京东众筹,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风投开始蜂拥而至。“我们是去年10月份正式组建队伍的,市场比我们想得要快,到了后面是带着我们跑。”刘志彬对记者说。

京东金融集团权益类众筹负责人高洪圃蛉绱嗣枋鲋悄苡布幕鸨壕┒诔锷舷叩陌肽晔奔淠冢ㄒ嬷诔锍锛淖式鹨丫黄3亿大关,其中百万级项目共71个,千万级项目7个。据记者了解,目前智能硬件占整个京东众筹的半数以上。

作为京东创业生态圈的一部分,高洪贫约钦弑硎荆诔镆庠谖匆嫡咛峁└嗟淖式鹬С郑蠢匆蚕M黾右恍┠谌荩热缢倒ひ瞪杓啤⑵放朴⒚教宕サ鹊龋┒伎梢宰觥

腾讯和微软似乎都更关注创客的“云”。腾讯表示,通过QQ物联,创业者可以完成设备原型到具有丰富云端服务和良好操控体验的实际产品。而在对初创伙伴的扶持上,腾讯提供创业基地、创业论坛、导师辅导、资金众筹、售卖渠道、口碑传播等全方位的整体扶持方案。

“每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专注领域,创业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刘志彬对记者表示,比如英特尔可能关注的都是底层硬件的芯片,不会去搞大数据云端,而微软等企业以及在云端上走得比较快了。对于科技公司缘何盯上创客,刘志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期再介入就有门槛了。

向大公司要什么?

面对多方抛出的绣球,创客似乎遇上了最好的黄金时代,但如何利用好大公司的资源,也成为了摆在创客面前的首要课题。

分析人士指出,智能硬件不仅是硬件,前面还有“智能”,既有硬件部分的生态链产业链,要整合、要交流、要合作,另外在应用、在云端的服务部分,也要去开发和整合,所以实际上一个智能硬件的开发者,需要面对两大块的产业链和生态环境的整合,不然很难完成智能硬件的开发和创造。

但对于硬件的制造问题,刘志彬认为问题总体不大。

除了各种大公司提供的开源平台外,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也开始开放生产线给规模不大的创客团队,其中不乏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大厂。

“像富士康内部投资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创客服务的工厂InnoConn,北京有专门的一栋生产厂房,里面的生产线可以租给创客,生产一台也可以,生产十台也可以,非常便捷。”刘志彬告诉记者,而原来富士康是不会理只做几十台几百台的订单。

其次是创客要找到所需要的各种元器件。这也有专门的公司可以供应,比如像科通芯城(00400.HK)这样的元器件提供商。

“打个电话,很多核心的元器件就找到了。”刘志彬对记者说,创客的制造门槛被大大降低。而依托这些“小批量”的中小企业生意,在香港上市的科通芯城,在短短4年时间年营业额已经接近100亿元。

“真正需要的依然是高端的软件以及互联网应用、运营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处于饥渴状态。”刘志彬告诉记者,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里面还是有很多的人才,但要完全脱离原有舒适的生活轨道,让很多人都需要下不小的决心。

“大公司提供的只是一个创业的土壤,但是种草还是种树,怎么让这块土壤上的植物开花结果还需要靠自己。”刘志彬说。

除了技术资源外,资本市场以及大公司所能提供的另一项重要资源就是资金。

在两年前,对于更多的创客来说,最大的难度不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技术门槛,而是在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如何将作品孵化成产品,并使之成为一种生计。而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些针对创业者的孵化器达到7000多个,在全民创业的时代,有分析人士认为明年这个数量可能会达到10万个。

但刘志彬对记者表示,资源型的孵化器也好,VC也好,真正懂硬件创新的并不多,真正给创客带来资源和价值的可能就有限,有些人只会在资本市场运作,但是离开这个市场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每次见到你就问商业模式和盈利状况,然后就是关注上市,创客其实一开始并不需要那么多钱,更重要的还是找到定位,把产品做好。”他说。

标签: 公司和 创客 相互 对眼 是什么 牵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