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葆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近期一次又一次的娱乐事件不断引爆话题点,明星动态占据了不少媒体的头条位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葆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娱乐有它自身的价值,但是娱乐性话题占据的空间、版面太大,会影响严肃话题、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的讨论
周葆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期一次又一次的娱乐事件不断引爆话题点,明星动态占据了不少媒体的头条位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葆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娱乐有它自身的价值,但是娱乐性话题占据的空间、版面太大,会影响严肃话题、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的讨论。
中国青年报:网站、微博的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上几乎都是有关明星私生活的话题,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周葆华:首先,这里面是有网络推荐机制的。假设人们对娱乐新闻比较感兴趣,这些话题又没有什么风险,网站和微博等平台很容易把这些新闻推到推荐榜上去。其次,人有基本的娱乐需求,明星产业也很庞大,粉丝经济欣欣向荣,网民在微博上关注、转发娱乐性话题和明星新闻的确比较多,所以也有现实基础。当然,也未必所有网民都关心娱乐,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关注点会有差异。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当前媒体在娱乐内容的推送方面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周葆华:媒体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性质。商业媒体自然会追求商业利益,去满足甚至迎合用户的需求。这是与媒体自身的特点、运作模式有关系的。
新媒体出现以后,市场的影响就更明显。因为新媒体对用户反馈、用户需求更重视,捕捉能力、呈现能力、反应能力更强。这典型地体现在点击率、浏览量、点赞数、转发量、评论数等一些非常清晰可见的指标上。以前的媒体可能只有一个总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现在新媒体的考核可以精确到每一篇文章,而且是多维的用户数据。所以来自商业和市场的压力会使媒体不断考虑怎么样通过“标题党”、更加软性的话题等方式来吸引用户。
中国青年报:目前网络舆论中难见严肃的讨论,您怎么看?
周葆华:在一个舆论场里,如果娱乐性的内容很多,公众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吸引。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公众议程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娱乐性话题占据的空间、版面都太大,当然会影响严肃话题、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的讨论。当前,一些严肃议题、公共事件最终也成了娱乐事件。泛娱乐化了之后,公共话题就会失焦,真正的焦点没有了、被模糊了。对这些公共严肃话题的讨论就无法继续,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我们不能让舆论的空间仅仅充满娱乐话题,而缺乏一些更严肃的讨论。公共舆论空间应该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让人们有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公共议题方面。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妖魔化” 娱乐这类事情,或者就因此认为它是不好的。娱乐有它自身的价值,甚至某些娱乐方式也与公共议题有关,但公共空间要避免过度娱乐化,要防止舆情走向偏差、将一切娱乐化、琐碎化。
中国青年报:新媒体的使用者中,不少是青少年。大量的娱乐信息是否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周葆华:我们对媒体的泛娱乐化应该有所警醒,但也不用如临大敌。如何正确地、有效地、科学地、理性地、具有批判精神地使用媒体,这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之一,对青少年更是如此。在传统媒体时代有媒介素养之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仍然会提倡新媒体素养。这其中特别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批判地去理解和审视媒介的内容。比如能够不轻易地被媒体的内容和生态所左右,能够从媒体当中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够对媒体的报道做事实的核查和校验,能够在网络空间等公共空间里对媒体展开批评和公共讨论。
中国青年报:应该怎样改善网络空间和舆论环境?
周葆华:媒体要特别注意去完善自身的功能,聚焦公共议题的报道,同时在报道事实、呈现真相的基础上,激发民众更多地参与公共性、严肃性话题的讨论。
受众也应该避免过度娱乐化,随风起舞。除了娱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社会有所关心,不为“标题党”拍手叫好,不要不假思索地去传播一些耸人听闻的、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互相抄袭、以讹传讹的信息。公众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媒体素养,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好的媒介环境。
实习生 寇巧丽 本报记者 王琛莹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