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谋划线下布局 移动医疗模式待考

互联网 2015-09-02 04:39:1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导读移动医疗的应用场景大体分为核心和非核心两个部分,核心应用场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诊断、治疗行为;非核心应用场景包括挂号、交费、咨询、慢病管理等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非核心业务在提升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方面进步飞快;另一厢,受制于现行法律法规,移动医疗的诊断、治疗应用前景仍不确定

谋划线下布局 移动医疗模式待考

导读

移动医疗的应用场景大体分为核心和非核心两个部分,核心应用场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诊断、治疗行为;非核心应用场景包括挂号、交费、咨询、慢病管理等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非核心业务在提升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方面进步飞快;另一厢,受制于现行法律法规,移动医疗的诊断、治疗应用前景仍不确定。

见习记者 徐然 北京报道

你用手机看过病么?艾媒咨询预计,2015年移动医疗用户将达到1.38亿人,这比2014年0.72亿的数字多了将近一倍。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称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风险投资总额将近8亿美元;今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42.7亿元。移动医疗领域持续被资本方看好,因为医疗领域刚需旺盛、痛点极多、医疗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这种情况下,在线挂号、在线诊疗、医患社交、医药电商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但不可否认的是,眼下,移动医疗初创企业获取资本的难度在增加。早期公司成功的难度变大,资本更倾向于追逐一些处于中后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那些能快速完成服务闭环,并连接足够线上线下资源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资本追逐互联网医疗

以“望闻问切”四诊法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也正被移动互联网改造着。把把脉是一家专注于中医的健康服务平台,公司刚刚完成天使轮融资,目前注册用户2.5万,医生450多位,大多集中在北京地区。

“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中医恰好能满足中老年健康管理需求,所以这些年中医门诊量、产业规模都有持续增长。”把把脉创始人夏天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人的财富积累、消费升级到了新阶段,老百姓对养生保健的需求空前高涨,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价值明显。另外,智能舌诊仪、脉诊仪都在小型化,方便了中医远程问诊。”

拥有5亿多用户的微信也在积极布局移动医疗。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国已经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

记者向微信团队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微信智慧医院已全面覆盖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全国有近4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自助就诊,为将近500万患者提供了服务。其中,广东地区公立医院覆盖率超过50%。

几天前,聚集医生资源的社区论坛“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表示丁香园将投资医疗行业初创项目和团队。丁香园可以为医疗创业者提供资金、用户资源、技术产品资源和创业辅导。

不可否认,资本的持续涌入推动了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移动医疗技术在进步、用户普及度在提高。资本无疑也吸引了众多的创业者进入这个领域。尽管移动医疗行业格局未定,细分领域的机会依然很多,但当前,初创企业获取资本的难度在增加。

“资本开始更倾向于追逐一些处于中后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这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基本吻合。”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早期公司成功的难度加大,而对于一些已经积累一定产品口碑和用户积累的公司,则更容易利用其优势吸引资本。”

政策制约

2015年4月13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公开表示:“互联网上其他一些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是不能开展诊治工作。”

发言人的表态于法有据,其可以追溯到2009年出台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尽管上述法规被业界诟病“与时代脱节”,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新的法规出台。

发言人的表态让很多从业者感觉被“泼了冷水”。然而在此番表态之后,有关部门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政策的模糊性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伤害非常大的。”李天天对记者表示,“政策不允许开展互联网诊治工作,但有关部门出于种种考虑又没有执行政策,出了问题再一刀切,那时候很多公司想转型都晚了。”

尽管没有采取治理措施,很多医疗平台上的注册医生还是有了顾虑。“顾虑肯定是有,你是多点执业,很多移动医疗平台也不具备相关的医疗资质,如果出事了医生肯定担责任,这是违法的。”一位公立医院医生对记者表示,“医疗平台给医生的钱是非常少的,如果医生去其他医院参加复诊或者到外面讲讲课收入都会好很多。”

政策的滞后和行业规范的缺失,影响的不仅有创业者,还有公立医院。近年来,很多公立医院也在尝试诊断治疗的信息化,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家医院之间的数据共享也成了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的是美国的技术,而北京儿童医院采用国内的技术多一些,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就非常难。”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人在抱怨公立医院不开放患者相关的信息数据,但是《执业医师法》等法规规定了要保护病人隐私,法律不放开谁又敢违背法律呢?”

线下出路

移动医疗的应用场景大体分为核心和非核心两个部分,核心应用场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诊断、治疗行为;非核心应用场景包括挂号、交费、咨询、慢病管理等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非核心业务在提升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方面进步飞快;另一厢,受制于现行法律法规,移动医疗的诊断、治疗应用前景仍不确定。

李天天认为,在诊断治疗的应用场景中,移动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患者不可能依赖手机治病,终究要到医院里来。于是,布局线下实体诊所成为丁香园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面向个人消费的业务仅仅靠线上很难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闭环。这里最欠缺的就是线下实体平台以及支付体系的支撑。”李天天对记者表示,“我们准备在杭州先建三家诊所,第一家10月8日开业。还有一家在福州,跑了一年多了。”李天天称,丁香园准备全部自建、自营诊所,以便于“实现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尽管推进速度会很慢,但“有利于品牌的建立推广”。

正在积极谋划线下布局的还有春雨医生。“我们5月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几个重点城市开始建立春雨诊所,目前已经从25家增至100家左右,我们年底的目标是300家。”春雨医生首席品牌及内容官万静波对记者表示,“春雨平台通过线上能够解决70%的问题,另外的30%问题需要线下解决,我们希望能够满足用户各个层次的健康需求。线上问诊解决简单的健康和轻疾病,线下就诊则解决程度重的疾病,而疑难杂症的问题,春雨还会提供专家会诊和境外医疗。”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认为,对比目前移动医疗平台的品牌,春雨医生平台服务的完整性、医疗资源的连接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从传统医疗服务行业转型介入移动医疗的公司,在充分利用其本身传统线下资源的同时,也将会对当下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格局形成冲击。”刘杰豪对记者说,“谁能更快完成服务的闭环,并连接足够的线上线下资源,也将在行业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认为,各家移动医疗平台布局线下诊所也是出于盈利考虑。“因为现在大多数从事移动医疗的商家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彭志平对记者表示,“线上如果面向患者收取问诊费用,就会涉及到网络行医执照问题,而这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并没有明确的规范。线上的病人导到线下来看病收费,如果导到公立医院医疗平台根本拿不到钱;民营医院缺少病源,网络医疗平台可以拿到钱但很少。所以自建诊所是盈利的必须。”

彭志平建议在法律政策明确之前,医疗创业公司可以更多的关注慢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有1.14亿,这个市场足够大了。”(编辑 黄锴)

标签: 谋划 线下 布局 移动 医疗 模式 待考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