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纽约时报》近期刊文称,聚会时玩手机正成为普遍现象,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发展导致我们逐渐失去了人际交流的能力,而我们应当改变这一点。以下为文章全文:手机带来的分心二用许多大学生对我说,他们知道如何一边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边在手机上输入文字,而这样的分心二用甚至不会被他人所察觉
10月11日消息,《纽约时报》近期刊文称,聚会时玩手机正成为普遍现象,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发展导致我们逐渐失去了人际交流的能力,而我们应当改变这一点。
以下为文章全文:
手机带来的分心二用
许多大学生对我说,他们知道如何一边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边在手机上输入文字,而这样的分心二用甚至不会被他人所察觉。他们表示,这是他们在中学时代学会的技能,因为他们需要在不被老师发现的情况下发短信。目前,当需要同时应付好友和“其他事情”时,他们就会这样去做。
目前,我们没有太大的必要去隐藏自己正在分心二用的事实。在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的一项调查中,89%手机用户表示,他们曾在最近一次社交聚会上使用手机。不过,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妥当的做法:82%成年人认为,在社交场合使用手机会影响与他人的交流。
我研究互联网心理学已有30多年时间。过去5年中,我专注于以下的问题:在一个许多人都更愿意发短信而不是对话的世界中,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会受到什么影响?我研究过家庭、朋友和恋人之间的情况,也研究过学校、大学和工作场所的情况。
一些大学生向我解释了如何在食堂用餐时分心二用,他们提到了所谓的“三人法则”。当5到6人一同吃晚餐时,如果你发现有3个人全神贯注,或者说抬着头时,你就会允许自己低下头玩手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流仍然可以继续,但不同时间段抬头交谈的人不同。效果正如你的预期:交谈的话题一直都很轻松(或者说浅显),对于不同话题,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或不参与。
年轻人对于这样的“三人法则”非常热衷。你不仅可以在用餐时遵循这一法则,在其他多种场合也是同样。首先,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关注别的事。你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任何地方,总是会有人倾听你的谈话,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厌倦。如果你觉得话题令人昏昏欲睡,那么可以不再关注谈话者,而是转向手机里的世界。
不过,学生们也表示,这样做带来了迷失感。
在一次夏令营中,我采访了一名15岁的女生。她表示,在和父亲一同外出用餐时,父亲经常会拿出手机,“以增谈资”。她的反应是:“老爸,别在用谷歌了,我想和你说话。”另一名15岁的男孩对我说,未来,他对自己家人不会像父母对自己一样。他的父母会在吃饭、逛公园,以及参加学校运动会时玩手机,尽管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希望家人能更多地沟通。还有一名大学新生希望知道,他们这代人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他表示:“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强。当我们在一起时,文字变成了我们沟通的方式,这是个问题。”
全情投入的人际交流
在实验室和现实环境中的多项研究均表明,当两人开始对话时,如果旁边桌上或视野范围内放着一部手机,那么他们的谈话内容,以及谈话过程中的投入度都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会谈论即使被打断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话题,而他们也不会感受到对方的全情投入。换句话说,即使是一部安静的手机也会割裂人际之间的关系。
2010年,心理学家莎拉・康拉斯(Sara Konrath)带领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团队对过去30年的72项研究进行了整理。他们发现,在30年时间里,大学生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产生“同理心”的频率下降了40%,而2000年以后的下降幅度最明显。
在过去几代人中,科技发展对人们同理心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我们已习惯于每时每刻的联网,但我们仍需要找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尤其是如何进行开放性、无意识的对话。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投入到谈话中,关注对方的眼神、手势和语调,并适当地相互辩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同理心,以及自主观点和自我意识。
当然,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这种全情投入的交谈,但频率的下降非常明显。这不仅是由于,我们正在从面对面交流逐步转向在线聊天,也是由于我们总是拿着手机,以至于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让这样的交流开始。
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这一点,而目前关于人类直觉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我们正面对着重要的选择。这并不是说我们应当放弃手机,而是在使用手机时更有目的性。我们应当恢复人际交流。
关于人际交流的问题在年轻人身上就已经出现。几年前,一家私立初中让我去解答他们教职工的疑惑:学生们无法像以往一样建立友谊。根据校长的介绍,一名7年级学生试图将同班同学排除在学校的社交活动之外。尽管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这次有些不同。在行为受到质疑时,这名女生并没有太多话要说:“她的回答非常机械化。她表示:‘对此我没有任何感觉。’她无法体会到,其他学生因此受到的伤害。”
这名校长随后表示:“在操场上时,12岁学生表现得就像8岁一样。他们排斥对方的做法以往只会出现在8岁孩子身上。他们似乎无法将自己置于其他同伴之中。”
一名教师注意到,学生“坐在食堂里,看着他们的手机。当他们开始分享信息时,这些信息实际上来自手机。”这是否算得上一种新的交谈形式?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无法带来以往交谈的效果。以往的交谈能带来同理心,但这些学生似乎已不太理解对方。
不过,情况可能并非那么糟糕。心理学家雅尔达・乌尔斯(Yalda Uhls)领导了2014年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专注于在远离数码产品、户外环境中的儿童。在脱离手机和平板电脑几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参加活动的儿童能更好地阅读人们的面部表情,并准确辨认出视频中演员的情绪。这样的“同理心”来自何处?答案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在对话中,如果你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并且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那么情况会有明显改善。在离开手机后,做到这一点变得更简单。相互交流的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独处的能力
在自己的研究中,我也曾注意到这一点。在一次远离数码产品的夏令营中,一群14岁男孩在晚间聊天时谈到了对过去3天野外徒步活动的感受。几年前,年轻人对于徒步活动最深刻的印象在于过程中的艰辛或是优美的自然风景,而目前他们最大的印象则是没有手机。一名男孩说,“在这段时间里,你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静静地思考,与朋友交谈。”这些年轻人还谈到,在远离在线信息时,他们有了新的生活品味。他们愿意接受这种没有互联网的生活,这反映了一个关键事实:能否进行有同理心的对话与“独处的能力”密切相关。
在独处时,我们将找到自我:我们将准备好进行交谈,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不能找到自我,那么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人。如果不愿独处,那么我们就会将他人变为我们想要的模样。如果不知道如何独处,那么我们将会因此而孤独。
在良性循环中,人际交流应当与自我反省结合在一起。只有具备自己的观点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人想表达的含义。与此同时,这种深入内心的对话,无论是在私密场合还是公开的社交场合,都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然而目前,我们已经将这样的良性循环置于危险之中。我们认为,独处的时光是一种问题,而科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森(Timothy Wilson)曾带领一个团队,研究人类独处的能力。受试者被要求离开数码产品和书籍,坐在椅子上思考。他们被告知,有6到15分钟的时间去独处,而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能睡着。在一次试验中,许多受试的学生选择接受微弱的电流刺激,而不是独自静坐并思考。
人们常常对我说,在聚会时玩手机令他们感到很困扰。但毫无疑问,人们玩手机只是个人行为,不会给他人带来任何伤害。或许,这就是我们新的聚会形式。
将事情割裂开分析可能会导致我们难以把握独处和对话之间的固有联系。在独处时,我们将学会专注和想象,倾听自我。我们需要这样的技能,并运用在交谈过程中。
每项技术都会令我们直面人类的价值。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促使我们再次确定,这样的价值是什么。如果已经准备好更重视面对面人际交流,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看到,未来应当怎么去做。我们寻找的并不是捷径,而是起点。我们熟悉其中的某些部分,但身体力行则更具挑战性。当做好每件小事时,我们就能看到不同。
如果希望重新学习交谈,那么首先需要学会独处。最关键的对话是与自我的对话,你应当放慢心态,为这种对话创造条件。此外,你还需要练习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你需要意识到,单任务的行为方式是一件大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都能改善你的表现,减轻压力。
不过,每次只做一件事可能并非那么容易,因为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方便地同时处理多件事,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效率。多任务的行为方式有自身的优点,但当我们追逐这样的感受时,我们追逐的只是幻觉。交谈是人类练习单任务的一种方式。
重新设计科技产品
手机并不仅仅只是配件,而是一种能带来强大心理影响的设备。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甚至也改变了我们对自身的看法。推动人际交流的另一种方式要求我们意识到,对于互联性带来的所有一切,我们有多么脆弱。在设计产品,甚至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选择不再一直拿着手机。我们可以将手机留在房间里,当我们工作或与他人交谈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再去看一次手机。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工作场所划分出“无数码产品”区域,督促自己习惯独处及对话。家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场合,例如在餐桌上、在厨房里,或是在车里。我们需要在孩子们的儿童时代就向他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使其成为家庭文化的基本元素。工作场所也是同样,设置这样的区域将带来帮助:员工之间更多的交流将有助于提高效率。
我们也可以重新设计某些科技,从而给人际交流留出更多空间。iPhone的“请勿打扰”功能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模式下,你不会被震动、灯光和铃声所打扰,但你仍可以接到关键人物的来电,或是在某人反复致电时看到信号。工程师或许有更多的点子:在设计手机时,我们是否可以让用户不必一直关注手机,而是让手机帮我们完成工作,解放人力?通信行业对手机成功的定义是否可以不再是人们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而是这样的时间花费是否有价值?
对于人类和技术的关系,我们应当放在更大的背景中去审视。例如,在我们的政治文化中,我们的谈话会受党派偏见等因素而影响。我们可能认为,互联网会让我们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但2014年皮尤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如果人们发现粉丝与自己持不同意见,那么很可能不愿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人类的弱点进行产品设计意味着,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促进人们在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使不同人可以表达不同的意见。
某些时候,这仅仅意味着我们需要倾听他人的声音。一名大学新生曾对我说,她不愿开口交流是由于所谓的“7分钟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我们通常至少需要7分钟时间才能知道对话要如何展开。在这7分钟结束之前,你不能去看手机。如果对话陷入沉默,那么你需要接受这一点。与生活一样,对话有时也会陷入沉默。有些人将这样的沉默称作“令人乏味的瞬间”。这通常发生在我们感到踌躇、犹豫的时刻。
这名女大学生非常清楚这样的7分钟定律。然而,在开始玩手机之前,她并没有耐心去等待如此长的时间。因此,她这一代人被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和凯蒂・戴维斯(Katie Davis)称作“应用的一代”。这代人伴随着手机和应用逐渐成长。这使他们失去耐心,并期待世界能像应用一样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反应。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也会像算法一样:特定的操作会带来可预测的结果。
在朋友关系中,这样的态度可以解释为何他们不再有同理心。好友关系成为了一种可控的关系:你有许多朋友,你通过工具去找到他们。因此你需要迈出第一步:重新与自己、朋友和社会展开对话,不要将世界视作一款巨大的应用。从另一方面来说,人际交流将帮助我们避免从算法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因为这样的交流能教会你变通、意外,以及个性。
目前,我们应当承认,技术带来了非预期的结果,而我们在其中非常脆弱。然而,我们应当尊重人类自身的灵活性。我们仍有时间去改正,并记住我们是什么样的存在:历史的生物、有着复杂的心理、复杂的关系,会相互交流,而这样的交流是朴实无华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以及面对面的。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