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移动广告平台发力“第二春” 有米

互联网 2015-11-02 06:26:5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2015年11月02日05:4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企业名称: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时间:2010年4月创业地点:广州创始人:陈第商业模式:移动广告平台收取客户广告费并与开发者分成;联营合作按客户销售分成。融资情况:即将登陆新三板

2015年11月02日05:4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企业名称: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时间:2010年4月

创业地点:广州

创始人:陈第

商业模式:移动广告平台收取客户广告费并与开发者分成;联营合作按客户销售分成。

融资情况:即将登陆新三板。

“游戏一直是移动广告的第一大客户,但现在资本市场趋冷,很多手游创业公司都拿不到融资,更不要说花钱投广告了。”有米创始人告诉南都记者,他现在的策略是多手准备,除了游戏,还会在电商和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客户的运营合作上发力。与此同时,他留意到,大量传统企业正逐渐把广告投放阵地从传统媒体转到移动端,这让他看到了新的行业机会。

不倚重游戏运营

创立于2010年的有米,是国内第一家效仿美国AdMob模式的移动广告平台,此后行业快速发展,大量竞争者涌入。在过去两年的行业大洗牌里,如何增加客户粘性、使得业务更加稳健,成为有米布局市场的突破点。

陈第向南都记者分析,移动广告平台的模式,无非是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然后分成给应用开发者,这种模式比较单一,而且按效果付费是后收款,如果效果不好,平台收款也难;不如尝试在推广之外加入运营服务,不收客户的广告费,直接按所带来的收入分成,对客户来说更划算,双方的关系也因此更紧密。

当然,后一种打法并非面向所有广告主。陈第首选公认“现金牛”的游戏行业,再从中挑选比较赚钱的游戏合作。2013年,团队推出联运平台“偶玩游戏”,联合运营《时空猎人》《兰陵王》等多款月收入过千万的游戏,为开发商带来大量用户,双方按玩家的充值分成。去年,有米又延伸手游发行,凭借其移动营销数据库和渠道优势,为游戏研发商提供游戏发行服务。

“一方面横向拓展移动广告平台,另一方面纵向挖掘游戏板块,后者获得的大量用户数据分析,反过来又促进前者广告投放更加精准。”陈第说,乘着游戏行业的大好势头,当时一度想过以此为起点,进军文化传播产业。

但始料未及的是,在今年国内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趋冷,以手游为代表的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拿不到融资,更不要说花钱投广告了,去年占有米业务约三分之一的游戏广告,预计今年下滑到只有十分之一;加上团队后来反思,文化产业这块蛋糕有太多巨头争抢,有米很难竞争得过,陈第当机立断,调整原本倚重游戏板块的策略。

他重新梳理不同行业的客户:应用软件的行业格局已经形成,新增广告主不会太多;本地生活O 2O、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虽然热门,但毕竟需要落地线下服务,而交易环节一多意味着客户成规模的速度会比较慢;比照游戏行业,同属线上直接交易、能快速变现的,目前来看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和电商。

“我们现在的打法是多纵线并举,除了游戏,上述两个领域也会深入合作。”陈第对南都记者说,模式主要还是套用联运分成,比如之前很多金融客户砸钱推广产品,那现在可以尝试按用户理财的金额来分成,至于具体怎么做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抓住传统企业金主

在互联网企业普遍放缓广告投入的同时,陈第留意到,今年越来越多传统企业把广告投放阵地转移到移动端,其中快消、汽车、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的客户增长尤其明显。他们广告预算充裕,对于有米来说无疑是新的市场机会。他判断,未来传统企业客户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不过,相比互联网客户,传统企业客户的谈判周期往往要长一些。陈第告诉南都记者,跟互联网企业谈投广告都是直奔主题,多少价格、覆盖多少终端设备,一谈妥很快就签约;而传统企业对于从传统的“买广告位”到移动端的“买用户和数据”,思维未必能一下子转变过来,有米得把移动广告的背景、表现形式、付费模式等一一“科普”。为了让对方满意,有时团队还会出动创意策划,联合4A广告公司,帮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匹配最合适的广告形式和媒体。

在他看来,广告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跟用户体验挂钩,比如最早用的横幅广告,点击率已从原来的3%左右滑落到现在的千分之几,目前有米主推用户较容易接受的视频广告、信息流广告和原生广告。在渠道方面,采用D SP(需求方平台)广告投放的方式,除了有米自身覆盖的移动设备终端的网络,还把今日头条、爱奇艺、微信公众号及个人号等外部媒体也整合进来,延伸广告投放的广度。

“投入社会化媒体广告、海外广告平台,前面提到的探索更多联营的合作伙伴,每一个新尝试,都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为后盾,有米即将上新三板,所募集的资金就是用于这些地方。”陈第说,回想创业5年,有米总是抢在同行前面大胆尝新,尽管意味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一旦做成,就会在行业里构建竞争壁垒。

[风言风语]

从效果营销到整合营销

●点评人: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樊飞

投资有米是2013年底的事情。当时正是国内移动互联的流量规模到一定量级,很多开发者应用聚集了大量用户,但缺乏流量变现渠道的背景;而在另一边厢,以游戏变现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特别在跟A股资本市场结合以后,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必然有部分转化到广告投入上。谁在中间担起这个桥梁的作用,就能享受这一波趋势所带来的红利。

有米在国内起步最早,尽管团队之前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他们身上有广东创业者的务实、低调和诚恳的特质,而且执行力、学习能力强,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确实他们也不负所望,如今已经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当然,移动互联网的变化非常快,除了把握住起步机会以外,还得不断抓住每个变化的小浪潮。比如现在资本市场出现寒冬,游戏行业的广告投放预算下滑,这种热点变化在我看来很正常,就看团队怎么调整策略。

先来看广告主的分类。我认为一种是行业广告主,投的是效果类广告,像手游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就属于这种,他们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也靠资本市场的支持;另一种是传统企业“触网”,他们在传统广告领域,投的就是品牌广告,而且预算十分充裕。以宝洁为例,一年的广告预算规模就是几十个亿,如果能有20%- 3 0 %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空间非常可观。

这也许很快就会实现。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当自己的客户都在移动端的时候,广告预算没法不转移,并且通过跟O 2 O、物联网结合,在广告展现形式上可以有很多新的玩法。当初传统广告预算向P C端广告转移,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而从PC端转到移动端相信会更快,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F acebook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广告收入已经有超过70%都来自于移动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米能不能再次抓住机会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米能不能再次抓住机会呢?

要明白,品牌广告主十分看重服务能力,原来有线下4A广告公司提供服务,现在到了线上,谁具备整合营销的能力,谁才有可能拿到客户的广告投放预算。而这点正是有米要加强的地方,由于他们之前一直服务行业客户,前面提到,行业客户以效果为导向,没有涉及太多服务。建议有米挖掘这方面的人才并组建团队,或者整合相关资源,使得自己不断加强策划能力,胜任为不同行业的品牌广告主提供一站式的营销解决方案。

拓展电商等用户

●点评人: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黄国强

有米的团队非常年轻,也一直有创新意识,要探索新的广告方式。业内对广告效果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通过品牌展示,带来传播效果,另一种是形成转化和交易。有米和其他移动广告公司所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很早就不局限在第一种模式了,而是尝试以行业合作为纵线,把用户在线行为导向交易,然后按C PS即销售分成来跟客户结算。第一个探索方向是结合游戏行业,此前已经积累了不少游戏用户,现在逐步到拓展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度合作。我们十分看好这个打法。

至于传统企业客户,他们对移动广告的需求跟互联网企业不同,会较为偏向品牌宣传。因为很难在线上衡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所以广告主更多考虑广告传播的效果和广度,或者所能带动的消费者的参与度。这涉及到在移动端策划品牌广告的全案能力,有米可以通过合作或者完善团队来加强,以获得传统企业的广告预算。除此以外,把用户点击导向交易的CPS广告模式,对于传统企业也是可行的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梁卓慧

标签: 移动 广告 平台 发力 第二春 有米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