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移动互联 >> 平板电脑互联

中移动4G发展策略: 五模比三模更重要?

平板电脑互联 2014-03-13 13:53:2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中移动4G发展策略: 五模比三模更重要?类型:转载 作者:电子信息产业网 时间:2014-03-12 10:31:273月11日,中国移动发布了修订版4G定制终端白皮书,共更新了六个地方。如果熟悉去年年底,中国移动发布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那么,对此次白皮书的修订并不会感到多少意外

移动4G发展策略: 五模三模重要

类型:转载 作者:电子信息产业网 时间:2014-03-12 10:31:27

3月11日,中国移动发布了修订版4G定制终端白皮书,共更新了六个地方。如果熟悉去年年底,中国移动发布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那么,对此次白皮书的修订并不会感到多少意外。这次修订是中国移动4G终端策略规划的延续和完善。

去年12月,中国移动曾明确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推出三模千元4G智能机,第二季度推出五模千元4G智能机,2014年下半年普及千元4G智能机。这一次,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NFC手机、融合通信、VoLTE三个应用支持的产品规划,同时,也明确了LTE手机与数据终端诸如制式及频段的支持细节。

对于多模多频的终端发展,近期曾引起业界广泛热议。更新后的白皮书提及,自2014年5月31日起,首轮送测的LTE定制手机需支持五模(GSM/TD-SCDMA/TD-LTE/WCDMA/FDD LTE)。对于这一规划的升级,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举措意味着将多交专利费,其次,是否表明中国移动有可能将抛弃颇具竞争力的三模手机市场?

三模4G终端被放弃?

当前,TD-LTE终端成熟度依然落后于FDD,中国移动是不可能放弃三模终端来支持国产终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网从可靠渠道获悉,中国移动希望在非定制机市场,按照去年以来的一贯策略补贴三模终端,通过酬金激励渠道销售包含TD-LTE制式的三模手机。

然而,可以预测的是,中国移动的三模4G终端有可能成为友商借势营销攻击的重点之一――将在用户脑海中形成中国移动4G手机不能国际漫游的误读。因此,补贴非定制机市场渠道,可弱化中国移动4G品牌效应,但让低端用户依然能够买到有价格竞争力的4G终端。

“3G时代与4G终端销售模式有所不同,TD-SCDMA产业链只有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推动,需要补贴终端尽快催熟产业链,然而4G时代国内外有多家运营商在推动产业发展”,某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中国移动应该以市场化的手段发展4G,而不应只限于扶持,否则产业无法良性发展,但中国移动推动TD-LTE发展是责无旁贷的。

利出一孔。当前,满足五模要求推出终端产品的有高通、Marvell和海思三家芯片厂商,到今年下半年预计MTK、展讯、联芯等厂商也具备推出五模产品的能力。此轮终端规划变动的受益者是那些已经在五模方面发力的芯片企业,同时,也将促进国内芯片产业快马加鞭追赶,但这仅仅还只是一个愿景,不过差距是可以弥补的。

“中国移动如果维持对低价的三模手机约1~2季度的扶持政策,哪怕是在规划实施后保持1个季度与五模手机定制手机市场的并存,国产TD终端产业链将会非常健康的发展,而这1个季度的时间差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也是大部分国产五模芯片推向商用前的空档期”,一位长期关注TDD产业链的人士指出。

三模4G终端发展形势大好

按照中国移动此前的规划,三模终端保持在2000元以下。而五模手机比三模手机成本贵5~6美金,同时因为专利费的原因,做五模终端成本实际更高,对发展三模手机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价格不能够足够低廉或更具特色,终端企业将丧失千元4G手机市场。

近期,三模手机销售缺货时有发生,TD-LTE手机代表机型之一――酷派8720L出货目前已经突破200万台,这款来自定制机市场的三模终端上市仅仅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为4G市场领先一步的酷派,对于中国移动的终端策略调整并没有反应出不适应。3月11日下午,酷派移动互联网及电商总裁祝芳浩向电子信息产业网独家表示,“中国移动定制4G手机入库的调整为五模对于酷派而言是个好消息,酷派将把三模手机简配”。

在2014 MWC上,酷派高层曾表示,未来4G手机有可能会突破299元。同样也是11日下午,酷派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了100亿采购合同,其中4G终端占比约为50%。祝芳浩表示,酷派4G终端将在线上线下保持协同策略。而在1个月前,有知情人士曾向电子信息产业网透露,京东和中国移动进行磋商4G终端销售计划,希望后者给予强有力的货源支持,尤其是在千元4G手机方面。

策略调整考验中国移动软实力

作为中国移动而言,不仅仅是一家运营商,同时也是TD-SCDMA/TD-LTE产业链的输血者,需要均衡国内及国外TD-LTE同步发展的市场利益。尽快释放TD-LTE终端推进计划,利出一孔方能促进产业链向着一个目标发力,这也一改去年12月发布终端销售规划时粗狂的形象。

中国移动定制机市场全面升级为五模,势必将避免高端用户流失,尤其是随着中国移动国际业务谈判的推进,国际漫游的语音1/2/3元区与上网流量3/6/9元区的资费形成,促使用户考虑漫游的重点从资费逐步转移至终端,一旦在国内另一种4G制式(FDD)牌照发放,国内用户出国是否会选择中国移动TD-LTE手机?

据国内行业部门研究机构的观点,TD-LTE技术和市场发展滞后LTE FDD一年半时间,要使两种制式竞争实力持平,就要给TD-LTE牌照领先约一年半的窗口期,再发FDD LTE牌照。

目前,国内相关运营商名义上支持TD-LTE发展,不经意间高调发布TD-LTE建网和TD-LTE终端招标进展,实际上却在以试验网名义暗自大力推进FDD网络建设,同时不惜以“做低” 4G发牌后每月用户的增长,为 FDD营造牌照发放的氛围。

然而,中国移动必须考虑的不仅仅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对于4G标准的国际化商用也担当重任。国内TD-LTE市场如不能正常发展,必将为国际市场带来不良示范作用,这也可能会影响通过TD-LTE出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愿景。因此,2014年上半年是综合考验中国移动推广TD-LTE软实力是否过硬的重要时间节点。

策略“激进”或为试探FDD阵营

此前,曾有相关媒体报道,5.17发放FDD牌照的预期将临近。

此次,看似平淡无奇的修订版白皮书在3月11日发布时,并没有引起业界多少争议。不过,其中提及,“自2014年5月31日起首轮送测LTE手机需支持五模(TD-LTE/FDD-LTE/TD-SCDMA/GSM/WCDMA),且需满足工信部进网要求”,有芯片厂商人士无不担忧的指出,这是否是作为TD-LTE的主推手――中国移动在释放FDD牌照过早发放的一种担忧?

然而,对于此次为何进行修订,中国移动给出的解释也过于官方,为了进一步加快4G发展,推动4G走向全球,满足客户“一机在手,走遍全球”的国际漫游需求,推进TDD/FDD融合发展可以让客户有更好的业务体验。

不过,中国移动要求五模手机满足主管部门进网要求或许是无奈之举――试探FDD牌照发放的政策底线,确定TD-LTE是否应该采取激进或稳妥的推进策略。

如果FDD牌照过早发放,将导致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全部倒向FDD网络的建设,最终的后果是将导致国内TD-LTE产业链全军覆没。

当然,上述仅仅只是一种推测,按照此前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4G发牌时的解释,我部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综合上述五模定制终端的相关修订,不排除中国移动有可能效仿相关运营商申请展开FDD网络建设的可能性。

Band41手机降“价” 规模发展市场

修订版的定制终端白皮书指出,自2014年7月1日起首轮送测LTE智能机需支持Band39/Band40/Band41(至少支持中国移动2575-2635MHz频段),零售价1000元以上的LTE智能机需支持Band41全频段。此前的白皮书要求2000元以上4G终端补充支持Band41。

这表明,一旦TD-LTE全球形成规模网络,1000元以上的TD-LTE手机将主要依靠Band41实现全球漫游,实现不换机便能满足国际漫游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用户选择2.6GHz全频段手机,进一步降低了全球运营商选择TD-LTE终端的成本,最终实现与FDD产业链地位平等的进行融合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归属TD-LTE的 2.6GHz频段在国内利用率即使不太理想的趋势下,被其他技术替代的可能性下降到几乎为零,为未来TDD市场健康发展埋下伏笔。

也有业内人士猜测,“中国移动将持续大力推进TDD/FDD融合发展策略,LTE手机产品需同时支持TDD/FDD”,这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以支持国际漫游用户的可能性?非LTE终端即指TD-SCDMA终端,将在交替期主要以GSM/TD-SCDMA/WCDMA的形式存在?

标签: 移动 4G 发展 策略 五模 三模 重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