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从iPhone6信息泄露看苹果的变化

业界动态 2014-03-13 16:03: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从iPhone6信息泄露看苹果的变化 众所周知,自从库克担任苹果CEO以来,苹果的产品就变的不再神秘了。每次要开发布会,新产品总是提前几个月就被曝光,并且在发布会上再被证实曝光产品的真实性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从iPhone6信息泄露苹果变化

众所周知,自从库克担任苹果CEO以来,苹果的产品就变的不再神秘了。每次要开发布会,新产品总是提前几个月就被曝光,并且在发布会上再被证实曝光产品的真实性。那么,真的是因为库克才导致保密机制如此的不堪一击吗?还是说,本来就一直是这样,只是库克的加入推波助澜而已?

前员工评苹果的保密制度:已成为一种文化

成立至今已超过35年,苹果公司是如何做到保密的?他们对于“保密”的态度又是如何?也许只有曾经在苹果工作过的人员才有资格回答这些问题。近日,问答网站Quora就发起了一则名为“Apple Inc.: How does Apple keep secrets so well”的提问,得到了多名苹果前雇员的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

Brian Hoshi:经过在苹果工作几年之后,我发觉保密已经深入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是他们能够创新并开发出革命性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苹果在竞争市场里取得优势的原因之一。在苹果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的“保密组织”,这些人会一直盯着你的一举一动,而你只要出现哪怕一丝错误,也会立即收到辞退的通知。不过,如果你可以无条件遵守苹果的保密制度,基本上不需要再惧怕什么。

Ken Rosen(NeXT时期):早期的苹果,一切都是非常开放的。当时CFO的办公室里甚至挂着一份所有员工的薪水名单,公司告诉我们可以随时查看,但几乎没有人有这个胆量。史蒂夫和我们说:“在NeXT里面,每一样东西都是开放的。但是出了NeXT,我们就要把嘴巴闭起来,因为只要有了第一次(泄密),后面将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再能够保守秘密,那我们将会变为一家平庸的公司。”事实是,没有谁想要成为“始作俑者”。

Kim Scheinberg:在苹果秘密转投英特尔阵营之前,我们的开发工作曾经在18个月之内没有露出任何风声。

Robert Bowdidge(苹果转投英特尔的工程师):我不能和妻子谈论任何事,她知道我在一栋新的大楼进行办公,而且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但是她并不知晓我到底在做些什么。随后我需要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工作一段时间,我的妻子想要跟我一起,但我不得不对她说“No”。她当时正在为IBM工作,(假如和我一起去英国)苹果抛弃IBM芯片的举动很有可能会因此提前泄露。

Chris Connors:如果是在苹果公司的内部,保密就显得相对趣味了。比如你有朋友在其它部门工作,他们永远都不会询问你到底在做些什么工作,因为他们深怕你也会提出同样的问题。所以,朋友之间的对话一般情况下都只是谈及私事,又或者是与苹果公司无关的琐事。

匿名:所有的原型产品都打了上激光标识和产品系列号,并且受到一个中央监测系统“iTrack”的实时追踪。苹果的保密制度严格得可怕,原型产品在不使用时必须密封。另外,接触原型产品的途径也非常容易让人发狂。所以,苹果公司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身边的同事对你的工作情况毫不知情。

Robert Scoble:我的一位哥哥曾经就在苹果公司工作过,就像之前有人说过的那样,保密已经深入苹果的文化。在最早的1977年,当时苹果还是一家只拥有一栋大楼的公司,但已经视保密高于一切了。他们在办公大楼的大厅里写着:走漏风声会导致沉船(loose lips sink ships)。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会疑惑为何保密措施,如此严格的公司,会出现泄密事件呢?

在这里不得不说,前些年因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而爆红的一家公司――富士康。

在多数泄密事件中,泄密来源都来自富士康员工。也许是国内工作人员职业操守不够,但是想想,要是管理制度真的严格,谁会去冒这个风险(当然不包括那些破罐子破摔的)?

其实这种曝光和泄密,跟娱乐圈的狗仔偷拍明星照片一样,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利益。

看看现在的谍照,不再是模糊不清的图片,而是高清晰的照片。有时候我们还能幸运地看到清晰的视频。只能说现在苹果的谍照和消息越来越值钱,引起更多的勇夫冒险,甚至直接从苹果的代工厂偷拍出来。

苹果产品信息泄密流程被曝光:被指使用多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前高级营销主管约翰・马特拉洛(John Martellaro)撰文透露,苹果一向都有主动泄露机密信息的传统,他还对泄密流程进行了说明。

马特拉洛说:“苹果经常需要通过非官方渠道披露信息。苹果已经干过很多年这种事情了,这样可以维护苹果从不讨论未发布产品的声誉。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当我担任苹果高级营销主管时,曾经被授权泄露部分信息。”

具体到泄密的流程,马特拉洛说道:“流程是这样的。一位高管会跑到我这里说:‘我们需要泄露一些具体信息。约翰,你在大媒体有没有可信的朋友?如果有,给他或她打个电话谈谈。漫不经心地透露这个消息,并暗示最好能够将信息发布出去。不要写电子邮件!’”

马特拉洛还补充道:“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的方式进行的,从来都不用电子邮件。这样一来,当最终产品与泄密信息发生冲突时,就不会留下书面记录。双方都可以矢口否认,并声称是一种误解,从而对苹果和新闻机构都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不能确定此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来说,这种时不时的在真正产品上线之前,爆爆谍照,吊吊民众的胃口是很有必要的,想必库克更是深知其道理。

总的来说,保密机制的变化,是我们所不能过多评论的。时代在变,人也再变,乔布斯和库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是创新者,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一个是主攻营销,公司利益为第一。二者对待苹果公司的态度就不一样。对于乔布斯来说,苹果公司就好比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一个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对于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加上自己是一个创新者,所以他知道专利和版权。在没有上市前,是不会让新产品曝光的。他喜欢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在一瞬间,给世人带来惊喜的感觉。

而库克呢,作为一个从IBM开始就主管制造和分销运作的人来说,他在乎的只有数字。

他没有创新者的情怀。对于他来说,只有数字才能证明自己是否成功。也可以说,库克是个没有信仰的人。当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库克是名人才。因为在他成为苹果CEO之前就是将苹果公司转亏为盈的悍将。从98年来到苹果公司以来,库克把一个财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发展到如今的行业领导者,并使得自己的管理模式成为了PC界的楷模。

库克掌管下的苹果公司:还会给我们惊喜吗?

不客气的说,苹果已经是没有信仰,没有创新的公司了。从iPhone5现在,能让我们消费者,真正满意的产品有几个呢?

iPhone 5的4寸屏幕,iPhone5c的短命,iPad的各种尺寸。苹果已经变的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了。所谓的创新,也变成了昙花一现的噱头。iOS 7的发布,也宣布了乔布斯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苹果公司变成现在这个模样,想必伤害最大的就应该是那些真正的果粉。他们见证着一个曾经,风格严谨,追求完美的公司。沦落到现在,随波逐浪,不敢打破常规,为了消费者而做改变的公司。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苹果不再改变世界,而是改变了自己。

当然,要担心起苹果公司的未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尽管iPhone的设计者可能是乔布斯,但库克负责了iPhone的生产,使产量能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他独特的营销理念,也使得苹果有条不紊的前进着。况且苹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只是,作为一个曾经傲慢的领导者,现在如此低头哈腰,看消费者脸色,而消费者又是否会买单呢?就像有时候,一个喜欢你的人,一直围着你转,你不把它当回事,等哪天,他不理你了,你才会去关心它一样。

库克也许的确只是库克,他不能复制跟乔布斯一样的奇迹,也许在他的带领下,苹果不会走向衰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很难有大的惊喜带给世人了,加上不断的泄密事件,使人们少了那份对创新产品的期待感和渴望感。

PS:库克至今一直未婚,有报道指他是男同性恋者,但他本人没有承认或否认。2011年被同性杂志《Out》提名在LGBT“Power 50”的名单之中。2012年4月,该刊物再将库克评选为年度“最具权势的同性恋人物”。

标签: iPhone6 信息 泄露 苹果 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