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小扎花一年时间走遍了美国,他对FB未来有什么想法

互联网 2017-11-23 09:01:09 转载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原标题:The Education of Mark Zuckerberg) (今年三月,马克・扎克伯格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以马内利非裔卫理圣公会教堂。) 11月23日讯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有超过150次在公开场合谈及“社区”主题

(原标题:The Education of Mark Zuckerberg)

(今年三月,马克・扎克伯格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以马内利非裔卫理圣公会教堂。)

11月23日讯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有超过150次在公开场合谈及“社区”主题。本文试图通过更近距离的观察向人们展示他对Facebook未来的愿景和规划。

有一个故事,在过去几年里扎克伯格讲了几十遍。2004年2月的一天,就在Facebook上线后不久,扎克伯格去找程序员朋友金康新(Kang-Xing Jin)吃披萨。金康新就住在扎克伯格宿舍拐角处,他后来成为Facebook的高级主管。

交谈中,扎克伯格谈到他的一个想法:现在我们做出了一个供同学们相互联系的社区固然不错,不过显然,未来会有人做出一个面向整个世界的同类产品。

没有理由指望这个毛头小子和他的团队会为世界搭建一个互相联系的社区。“甚至我都不曾想过。”扎克伯格在2013年说。他们在技术上很有天赋,但正如扎克伯格所言,他们毫无资源和经验。况且,当时MySpace、微软、谷歌和雅虎都已在尝试建立社交网络,几个青年人妄想后来居上未免太过异想天开。

如今13年过去,Facebook已然成长为一个无可置疑的庞然大物, 不仅成了总统大选时的舆论战场,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文化辩论和拉近家庭关系的网络平台。

在过去的24个月里,Facebook成为全球化和科技进步负面影响的代表产物。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扎克伯格在今年为自己制定了深入全美民间,进行巡回考察的年度计划。如今30个站点已经全部访问完毕,这趟旅行对扎克伯格而言恰似一次对社会民情的补习课,让他意识到自己最初愿景的不完整之处。旅途中,扎克伯格一次又一次惊叹于工会、教会、学校和其他民间机构如何丰富了人们的社区。

以最近的一次旅行为例,扎克伯格如此描述自己在堪萨斯大学的终点站之旅:“我到访过的每个州都会发生一些故事,但每个地方让我震惊的事都是中央社区对人们的意义。”

真的吗?

考虑到扎克伯格的个人经历,这一感叹的天真程度不难理解,他的青年时代似乎只经历过两种状态,先是一位哈佛本科生,然后就成了一家新兴公司的CEO。在富裕的家庭中长大,他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且有富家公子惯有的个人主义。他说自己的愿景是将所有人连接到一起,但他真的理解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穷人群体吗?

此次巡回考察让扎克伯格重新定位自己在公司的角色。“今年初我的身份是一名工程师,现在我将自己更多地视为一个社区建设者。”扎克伯格在堪萨斯州的采访中说道。

对于一个每年电话会议亲自上阵,向人们描述自己宏伟的“Facebook社区”愿景的人来说,这一转变着实微妙。13年间,20亿人参与进这场社交网络的狂欢中,而今扎克伯格明白,他所建立的Facebook并未完成支撑建立现实社区的任务。

联系此前Facebook的一些丑闻,我们该如何理解他对公司责任和目标的新阐释呢?作者使用威斯康星大学的数据库调取扎克伯格对公众演讲的数据库,结果显示“社区”一词出现的次数超过150次。

从这些数据来看,他对Facebook上社区的定义似乎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初始时很简单:Facebook是一个与人有关的数据库,可进行搜索而且有价值。第二阶段是必胜主义者,这一阶段始于2011年,2014年以Facebook用户数跃上新规模为标志,这一理念成为Facebook社区的主流声音。下个阶段开始于2016年,一抹阴影进入扎克伯格对现实世界和社交网络的构思。在过去的24个月里,Facebook成为全球化和科技进步负面影响的代表产物。

新的Facebook从旧Facebook的残骸中站起,但两者血脉相连

这就不难理解扎克伯格新年巡回考察计划的初衷。在2017年,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CEO的高歌猛进,而是他对Facebook使命的反思和调整。整个世界的社会结构似乎正在加速崩溃,虽然有些人认为Facebook是问题的罪魁祸首,但马克・扎克伯格在过去两年里提出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在全世界陷入黑暗的时代,世界反而更需要Facebook。

他开始像一名真正的CEO一样严肃对待这一问题,甚至在2017年6月将公司的使命更改为“赋予人们建立社区的力量,让世界更紧密联系起来。”他多次谈到,现在有了新的“路线图”来指引技术工具建造一个新的Facebook。作为跟踪了这家公司13年的资深记者,作者认为他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低估Facebook调动人类参与积极性以及改造彼此之间联系方式的能力。扎克伯格将建立他心目中的社区,似乎也会说到做到。

但那到底意味着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公司的一开始,因为新Facebook脱胎自旧Facebook的残骸中,两者有着共通的血脉。

***

2005年,马克・扎克伯格在创立Facebook之际描述公司的目标是成为“现实生活中社区的一个镜像”。当年晚些时候,他补充称Facebook不是一个社交网络,而是一个“在线目录”,是一个供人们在日常中用来查找人员信息的工具。换句话说,Facebook开始成为一个关于人的数据库。

他们慢慢的对Facebook进行改进,给数据库起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名字:社交图谱。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通过线路彼此连接,而社交图谱就是计算机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图。

(Rafiq Phillips创作的社交图谱概念图。)

Facebook的价值在于处理这些数据,并让人们可以对该图谱中所含数据进行访问。在这个特殊的数据库里,这些数据只有短暂的生命力,社交图谱需要能够反映现实世界的变化,旧数据是没价值的。

“人们很容易认为Facebook所拥有的一切不过就是这些信息,或其他类似的东西,但事实上如今的Facebook已成为一个人们每天都在上面分享大量信息的引擎和社区。”

扎克伯格早期所描绘的“镜像”已经变成一个引擎:人们以数据的形式为这个引擎供能使之运转,这一引擎就是他口中的“Facebook社区”。

支持这一企业理念的声明很简单:Facebook的存在旨在“让世界更加开放和连接”。有必要指出下面这一点:从数据库的角度来看,开放和连接是相互关联的。想接入社交图谱,人们必须开放自身,也就是所谓的“分享”。Facebook数据库中的连接正是依靠用户的分享得以创建。

正如扎克伯格在2011年末所说的那样,只要人们继续“分享真实的生活”,社区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这正是Facebook之所以称为全球最大在线社区的方式。”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以“连接”的名义,无数个人和组织被连接到一起。与此同时,也联通了父母与孩子、广告商和客户。在一封扎克伯格于2012年2月写给投资者的信中――当时Facebook正筹备上市――他宣扬公司有“团结人们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扎克伯格曾说他对政治对话能在Facebook上进行感到骄傲

随着公司的壮大,它的自满也与日俱增。“Facebook社区向我们展示了,通过共享和连接,世界变得更小也更好。”扎克伯格及公司二号人物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2012年5月写道。

伴随着Facebook开始在公开市场上交易,扎克伯格继续将用户数据库作为其长期增长潜力的关键。扎克伯格在2013年1月表示,Facebook社区生产出关于生活的数据,他们设想Facebook的每个产品页面都是对某些查询的答案,而人们可以通过查询和浏览了解网络和身边的人。

这曾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有效方式,使用代码表现混乱的人际关系和人类世界。在2013年10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解释说他的公司专注于“理解这个世界”。

“人们每天在社交图谱上发表数十亿条内容。在这么做的同时,他们也在帮助建立一个清晰的容纳万物的模型。”

这并非扎克伯格看待Facebook的唯一方式。逐渐地,从2014年开始,他开始用更浅显的语言来描述Facebook上正在发生的事。在他的演讲中,Facebook和用户轮流成为他称赞的对象。

在一篇庆祝网站上线10周年的帖子中,他表示自己很惊讶“各位是如何使用我们的工具打造了一个真正的社区”。随后他解释自己这句话的意思:“你们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时刻。你们建立了新的家庭,并与旧有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联系。你们打造了新服务,并做起了小生意。你们在许多方面互相帮助。”

扎克伯格曾得意于Facebook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在这一年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这一有关工具和社区建设的新说辞与Facebook日益膨胀的野心结合起来。2014年2月对WhatsApp的收购将加速Facebook“为全球社区打造基础设施”的进程。7月,他呼吁“一种新的全球社区意识”。去年10月,他前往印度首都新德里谈论历史进程中的各种通讯技术的突破――电话、印刷机、电视、广播、铁路、汽车等等如何“帮助人类彼此连接”,并呼吁印度人们接纳互联网作为通过连接构建社区的变革性技术之一。

他表示,Facebook让莫迪总理这样级别的政治人物能够直接与其所服务的人民对话。他称赞这一方式非常强大,不用担心被中间人歪曲。在那段时间,他在世界各地做了一系列演讲和见面会,直接与Facebook的用户进行交流。

扎克伯格对Facebook带来的影响感到欣慰,他称互联网为推动世界和平的力量。使用Facebook连接人群是在建立一个拥有共识的全球社区。他还到联合国发表演讲,谈及自己和当年一起吃披萨的伙伴们所做的成就。

就在日后一系列民意分裂和网络暴力事件发生之后,扎克伯格仍然表示他为Facebook参与到政治辩论中而感到骄傲,认为这比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广泛的政治观点表达。

“即便大部分友人都有和你相似的意见,但News Feed所推送来的那些朋友的朋友的言论仍会给你带来更多不同的意见,比传统媒体更加丰富。而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真正重要的改变。”扎克伯格在2014年12月如此说道。

“全球社区”成了扎克伯格一遍遍拿来用的修辞手段

令人意外的是,扎克伯格的论调在随后迎来突然的改变。首先是在2016年1月的分析师报告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世界已经趋向更加开放,但我们也看到许多社区的人对互联世界和技术进步表示出忧虑。”

乐观态度依然存在,但明显有所减弱。他继续说道:“解决这些问题对完成我们的使命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努力尽可能给予每个人发声的权利,增加彼此连接的好处并将世界联系到一起。”

在当年4月的开发者大会上,他感到有必要摆出自己的原则以应对不断蔓延的不满情绪。“我们主张连接每一个人,建立一个全球社区,将人们连接到一起,给予所有人发声的权利,让创意和文化跨国界自由交流……”他说。“但如今,当我走遍世界环顾四周时,我注意到人们和国家反而走向封闭。这有悖于互联世界和全球社区的理念。”

这这段话中,扎克伯格再一次拿出他屡试不爽的“全球社区”理念武器。在2016年6月的Facebook Live会议上,扎克伯格向人们展示了他宏伟的未来愿景以及Facebook在其中的位置。

“我们正处在人类文明下一阶段的节点,我们拥有所需要的工具,像互联网这样的东西可以成为全球通讯的基础设施……就像我们从狩猎采集走向村庄、城市和国家,我认为现在我们应当团结起来成立一个全球社区。”他说。“因为你们所谈及的许多问题,无论是恐怖主义或难民危机或气候变化或全球性疾病――这些都不是单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一小群人能解决的问题。”

扎克伯格呼吁说尽管Facebook已拥有20亿用户,但全球仍有数十亿人没有加入进来。没有Facebook,就没有进步。

随后发生的是2016年美国大选,扎克伯格疲于应对为何Facebook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面对News Feed惹来的麻烦,他不得为自己的平台辩护。

人们点击鼠标很容易,但背后带来的影响却难以估量

不过当2017年到来时,扎克伯格立即开始谈论Facebook“建立社区”的事。二月份,他写了一篇长文来详细介绍自己的愿景:“发展这一社会基础设施,赋予人们能力建立一个服务我们每个人的社区。”

我们现在得知,在2016年底的某个时候,马克・扎克伯格向员工提出一些新问题。公司意识到在Facebook的用户中存在一个特殊用户的子集,人数约1亿人。扎克伯格将这部分用户称为真正“有意义的社区”,并表示这些社区将很快成为人们社交网络体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会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尽管扎克伯格没有点明,但若Facebook社区成为一个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他更有可能打开Facebook APP并流连其中。不难想象,这些用户会在网上分享更多的私人生活和感情。他们可能就成了被Facebook认可的“有意义的用户”。

2017年7月,在Facebook举办的首届“社区峰会”上,扎克伯格向人们兜售这一理念。“我开始向我们的团队问这个问题:如果Facebook上有近20亿用户,怎么我们才帮助1亿人组成有意义的社区呢?”他说。“事实证明,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上,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没在寻求加入社区。”

于是Facebook想要帮助这些人。“在六个月内,我们已经帮助Facebook上超过50%的人加入了有意义的社区。现在我们要设定一个目标。我们想帮助十亿人加入有意义的社区。”

这是扎克伯格首次公开提出“有意义的社区”。在此前,他所谈的只是“我们的”社区、“安全的” 社区,还有“全球”社区。这一转变非同寻常,“有意义”可不仅仅是人们点点鼠标就能做到的。

“我们的真正目标是思考整个社区的需求”

至于今年的巡回考察?这只不过是作秀营销,或许还能搜集些奇闻逸事给日后的演讲做素材。2017年5月,扎克伯格出席哈佛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他的演讲才能人们有目共睹。“人们需要使命感,”他说,“感知自己属于更大事物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狭隘自身,感到自己被需要,有一些更好的事在等待我们去努力。”如今,旧的使命感来源不再有效,“许多人感到孤独和沮丧”。

他随即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称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来为每个人找回使命感。这一社区将是全球性的,因为“历史的车轮总是青睐于更大基数的集体――从部落到城市到国家――来实现我们无法以一己之力完成的事”。

这并非以局外人的视角旁观历史,而是针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困境。自由、开放的全球社区的力量对抗专制主义、孤立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力量,知识交流、贸易以及移民的力量对抗阻止它们的力量。”扎克伯格在演讲中说。

如果要说服人们齐心协力促成全球进步,就需要先建立和巩固地方性的小社区。“这种情况并非联合国能够解决的,因为它发生在地方层面,当有足够多的人有了使命感且生活稳定后,就会开始关心他人。”

我不认为这是Facebook出于利润或股价方面的原因给自己设定下的新目标,而是源于人们之间信任和尊重的日益缺失。Facebook并不相信世界如何说,而是世界如何去做,人们的行动会反映在它的数据库中。

“我们在Facebook做事的哲学是,我们的社区会教育我们该做什么。”扎克伯格在2016年年底说。“我们的真正目标是思考我们的社区的需求。”

Facebook希望带给人们社区、意义和使命感

在这个混乱、两极分化且经济不稳定的时代,社区需要什么?扎克伯格似乎已经得出了结论――使命感。于是Facebook想给人们带去使命感。

“为了确保社会向前发展,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创造新就业机会,还要创造新的使命感。”扎克伯格在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上说。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1亿用户的“有意义社区”中究竟有什么让他们看重,但这一特质想必足够强大,它与扎克伯格先前关于全球社区和人群数据库的想法融合,成为Facebook新的发展方向。

现在,他们拟定了路线图来为人们建造社区,带来意义和使命感。但为何是这帮人?为何是这家公司?为何是马克・扎克伯格?

“我们那时不过是大学里的孩子。我们(对连接世界)一无所知。那些实力雄厚的大科技公司比比皆是,我只是设想他们中有哪家会做出来。”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中回忆当初吃披萨创立Facebook的往事。“但这个想法对我们而言如此清晰明了――所有人都想要连接。所以我们就日复一日埋头前进。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故事:一个变革社会的创新如此简单,你觉得肯定有其他人会做出来。但没人去做。只有你会做。”

为所有人带去使命感?我不确定有其他人会去做这件事。

但扎克伯格决定一试。(翻译:孙文文,审校:王华春)

标签: 扎花 一年 时间 走遍 美国 他对 FB 未来 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