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以鲜活形式传递科学知识

趣科技 2020-08-11 09:23:09 转载来源: 光明日报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在8月12日达到流量最大值,在晴朗而没有灯光污染的夜晚,小伙伴们面朝东北方即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立秋,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乔柯霖录制了有关流星雨的科普视频上传到中国科技馆的网络平台上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在8月12日达到流量最大值,在晴朗而没有灯光污染的夜晚,小伙伴们面朝东北方即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立秋,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乔柯霖录制了有关流星雨的科普视频上传到中国科技馆的网络平台上。乔柯霖所在的这个志愿组织已成立11年,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9900人,每年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充满热情的科研人员、教师、大学生以及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人士加入进来向大众传递科学知识

这些志愿者活跃在中国科技馆展览展品讲解辅导、科学实验表演、场馆日常运行保障、大型科普活动保障等岗位上。他们每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约9.6万小时,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传递公益服务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安欢是志愿服务总队的老队员,她加入这支队伍已有三年时间。从在儿童科学乐园展厅指导小朋友到翻译科技电影作品,再到科技与未来展厅开展讲解,为别人服务,自己也有获得感。“中国科技馆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非常好,上岗前有通用培训和专业的岗位培训,志愿服务的计时、评价也都有精细化的系统管理。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细节,科技馆都替我们考虑了。”安欢说。

志愿者服务社会大众,中国科技馆也为志愿者做好服务。多年来,中国科技馆将弘扬和倡导志愿精神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积极搭建优质志愿服务平台。据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工作人员庞雨介绍,中国科技馆不仅制定了《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章程》和《中国科技馆志愿者管理办法》,还注册成为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团体会员,将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以及志愿者注册、计时、评价等工作纳入“志愿北京”平台进行规范管理。

中国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心的设计师王剑薇曾在2019年的“礼赞共和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上担任志愿者讲解员,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世界首颗连通地球与月球背面通讯的“鹊桥号”中继卫星,从第一艘国产航母到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随着她的讲述,一件件“大国重器”的故事清晰浮现。王剑薇说:“以扎实的志愿服务让观众感受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加速度,激发了广泛的科学兴趣和爱国热情。真的觉得我们的工作特别有价值,传播科学思想的方法很接地气。”

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庞雨介绍,中国科技馆还与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自2017年开始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小课堂”服务项目,先后推出了“寒假物理科普课堂”“探索光的世界”“古希腊海船之王”等各类主题的小课堂活动。

做了三年志愿者,安欢最难忘记的观众是一位老先生和他两岁的小孙子。“每天都来,才两岁的小朋友守着火箭一遍一遍看点火,倒数计时,发射。”安欢说,没多久,这个两岁的小朋友已经对火箭的分解构造和发射流程有了一定的概念。“这让我很吃惊,感觉科技馆真是一个适合孩子从小接受科学熏陶、培养科学素养的地方。”

为了让志愿者服务更多的青少年,让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实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还设置了窗口服务青年先锋队,组织馆内党团员青年连续多年开展青春科普行志愿服务,先后赴西柏坡、新疆和田等地以及北京周边打工子弟学校、聋哑学校等弱势群体中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将生动有趣的科技馆教育活动带出展厅,服务更多青少年。

标签: 中国 科技馆 志愿服务 总队 鲜活 形式 传递 科学 知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