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艺术家、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学专家委员会会长余润德 知名艺术家、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学专家委员会会长余润德:“艺术是什么”自古以来都在不断论争,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塞尚、杜尚、海德格尔、博伊斯、丹托、德里达等等没有哪一位大师的论述能成为终极定义,都是各家学说之理,从各自的立场和经验出发,亦或是对前者的解构与反判。“艺术是什么”如若放到东方语境中来讨论又更是复杂而莫衷一是,他就像“道”一样无法被言说穷尽,这恰恰也悖论性的成就了艺术和艺术家
知名艺术家、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学专家委员会会长余润德
知名艺术家、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学专家委员会会长余润德:“艺术是什么”自古以来都在不断论争,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塞尚、杜尚、海德格尔、博伊斯、丹托、德里达等等没有哪一位大师的论述能成为终极定义,都是各家学说之理,从各自的立场和经验出发,亦或是对前者的解构与反判。“艺术是什么”如若放到东方语境中来讨论又更是复杂而莫衷一是,他就像“道”一样无法被言说穷尽,这恰恰也悖论性的成就了艺术和艺术家。
中西方的审美差异自古以来都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其特征更具差异性。
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语境中,因其文化及地域的独特性,始终以注重认识其内在本质和神韵为之根本,通过对象表現作者的情思和意趣,形成熔铸作者生命品格与情操的意象之美。而西方也因其文化和地域的特殊性,形成了与东方完全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审美特征。
从时代脉络上说总体可以概括为: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审美是在理念世界中追求理想、和谐之美。中世纪虽然被认为是一个“蛮荒、愚昧、黑暗”的时代,但其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和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中世纪艺术风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进入了人的觉醒与价值重构时代,提倡科学,探索造型规律,运用科学的透视技法,再现三维空间,使艺术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艺术审美特征为: “现实与人文”。
其后,进入现代艺术直至后现代及后现代之后的艺术发展,因其时代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使艺术形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在现代社会不断求新求变的整体氛围中,与市场、商业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艺术创造力藉此不断被激发,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艺术的形式不断在跨界交融中推陈出新,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先进的艺术产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艺术在其自觉的使命中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之所以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光耀古今,根本原因是在缘起之初人类就试图通过它去认知理解存在的世界,最终通过美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改造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实现美好的社会景象。所以艺术并非是非功利化的,它是带有某种责任和使命而孕育诞生的。
这种生命动力本身构成了推动艺术去改变人类的命运、改变我们的生活处境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可以认为,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整体,去发现、创造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在现实的关系中,由于大众审美经验普遍建立在一般的审美认知中,往往以“美丑”作为艺术普遍的审美评价,对超前的艺术探索会有一个接受理解周期,有时甚至会极力排斥,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纵观西方艺术史的发展,每一次改变可以说都是具有革命性的,都对时代发展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其创造性的历史开创和价值贡献。悖论之处也迫使艺术发展,尤其是架上绘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 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在无穷尽求新求变的现代性焦虑中进入到了虚无和极端化的处境。因此,我们对艺术的认识理解不能仅停在“美丑”的审美视域和逻辑里,更应看到其在历史的嬗变中的史学价值、社会意义和问题所在。
时至今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的发展普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传统艺术到大众艺术再到数字艺术,新的技术革命正全方位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趋势。在艺术创作变得更加的自由的同时,数字艺术和加密艺术以其独特的区块链模式,深深的涉入并影响着艺术的创作、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新趋势、新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消费第二大市场,正在从消费大国转型成为消费强国,新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如何借鉴西方艺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面对时代新消费、新技术、新审美,探索新的价值创造和发展模式,并在艺术文化的价值构建中,通过科技带来的新审美体验,在物品实用性消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在深层次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摆脱物质消费的紧张性和虚无感,进而获得更高的精神体验和价值实现,是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数字和加密艺术未来探索发展的必由之路。
清华经管金融硕士行业实务导师、前“永乐-佳士得”总经理、吾象国际创始人董军
清华经管金融硕士行业实务导师、前“永乐-佳士得”总经理、吾象国际创始人董军 :在此历史节点讨论数字艺术,大部分思路都是非常开放的;考虑到两天里其他八讲的题目和讲师背景,我尽量避免重复,选择自己相对较长的“传统”二级市场交易管理的职业经验,结合近年来艺术资产研究的思考,简要分享如下几点:
发生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及加密艺术的创作与通证化交易,已经既成事实,我们此时需要跳出来思考和论证的是 - 虚拟艺术生态是否会取代被其冲击或分流的“传统”艺术世界?不难回答,不会!人类在后疫情、网络化时代甚至跨太空互动时代的生存方式无论发生何等颠覆性变化,人与艺术、科学、体育、生产之间的线下即可触及关系会长期存在,不会彻底沉入/升入虚幻。
那么虚拟艺术水到渠成般横空出世后,与“传统”艺术生态如何共存呢?平行、恶斗、互融、共赢?个人预期后两种场景发生概率很大,因为地表人口正在发生从生产向生活的大规模迁徙,泛艺术泛文华空间虚席以待。
由于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功能和对象已经发生了公共化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全球线下传统交易方式,包括一级、二级市场都与艺术史的实锤发展不匹配,其传播和交易方式之落后令金融和科技等行业瞠目结舌。尽管最为情感和圈层战利品性质的传统艺术极品仍可能在小范围内延续现有游戏规则而缓慢演变,艺术物主之间的转让模式不可能在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更加选项面前无动于衷。
回到艺术作为资产的金融逻辑,数字艺术出现并流通之前,实物艺术品的物理产权与知识产权长期脱节,作为文化产品的重复、连续的现金流未开发到位,远未达到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的变现水平。而进入数字互联网时代,IP出租获取版税的场景豁然开朗,特别是欧盟保护数字创作权益新法案在争议中通过并已过两年缓冲期,为人类文化艺术资产的创作与回报起到化时代的保障。只要采取维权行动,就会有地方说理。这些进展使得艺术品特别是数字艺术品(无论加密与否)都越发具有我们熟悉的上市企业资产证券化逻辑中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逻辑自洽,即艺术品如同一家公司,其资产价值与其消费市场价值正相关,因为新的流通和法律环境下,艺术品消费服务变现正在变为可能。
上面这一点对于NFT行情出现后怀疑者以虚拟艺术无真实文化价值而泡沫化的疑问有了初步解答。当区块链上的通证艺术与线下“真实”可触及艺术都在人类文化史中分别落座后,大部分与时俱进的艺术从业者都能够通过升级技能而重新就位。导师、批评家、经纪人、中间商、担保人都能有自己的戏份,但身边多了一些新的岗位或自己的岗位描述中增加了新的要求罢了。
总之,整个传统艺术交易生态都会面临历史性选择,将以前人为中心化控制且漏洞百出、前后矛盾的环节,都会顺势而为地交给提升艺术传播、交流、交易效率的区块链。大家自动退到链外专注于自己更擅长、更纯粹的艺术服务工作。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 曹寅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 曹寅:目前现实世界中已经形成了加密阶级,一大批以加密技术发明者、工程师、加密基金、交易所以及加密项目的创始人为主的财富阶层出现,代表了加密生产力的崛起。通过加密技术获得财富的群体倾向于选择加密的方式配置资产。加密艺术的出现为这群人的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选择。
数字阶层的崛起,它其实具有很强的叫做反传统叙事的语境色彩。什么叫反传统叙事的色彩?加密艺术的保存和流动性优于传统收藏品,具有很强的金融资产属性。新媒介这个东西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物理原子世界展示进行创作,它是为了在宇宙空间里面进行展示。
不排除这么多作品里面肯定有一批会涌现出来有一批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出来,可以肯定的是首先有其艺术价值,所以才会有投资价值。
数字时代赋予大家平等表达的权利,比如说儿童,比如说少数民族,或者说这种不发达的国家,大家都有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然后建构自己互相认可的数字身份,然后创造出来艺术品。我欣赏的艺术家们有一些共同点:多学科、不拘一格、概念化和身份辨识。例如,Osinachi 既是画家也是作家,他的作品反映文化、同性恋、女性及有色人种,作品也映射了社会的前沿;Robbie 既是艺术家,也是 AI 科学家,他的作品向大众发出疑问:是什么让艺术家成为艺术家、又是什么让人类成为人类;Bronwyn Lundberg 是一位画家和动画师, 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艺术家, 她与另一位女权主义艺术家 Sarah Zucker,用动画和 GIF 为弱势群体发声。
知名AI和区块链艺术家 宋婷
知名AI和区块链艺术家 宋婷:在信息科技发展如此蓬勃的今天,什么是艺术作为人类至高灵性结晶的“光韵”?来源于什么生产实践、反映什么精神特质的创造物可以为人类带来慰藉和关怀?应该被时代重新讨论。艺术品价值评判离我们产业界创业者想追求的如自然学科一般“有一即是一,有二即是二”的高度模版标准,有一定距离。但这里恰恰充满了人文意义:本来就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被量化。
加密艺术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特定的开发者和信息科技实践者开始,代表着特定人群(工程师)价值观的文化运动。它的独特光芒也在于此。去观察国际和国内的加密艺术最早期创作者和推动者,很多都是信息工程背景,是信息世界光荣的劳动者和建造者。
就我自身而言,我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研究基础的信息科学幻想,比如说量子计算和类脑计算等难以用现有实践成果规范阐释的前沿分支;第二种是前沿信息科技触达的伦理思辨边界。而加密艺术是也优质精神资产数字化,可能的、积极的、消费产品化的尝试。
NFT潮流不可阻挡。非常多涉及文化娱乐的非区块链产业集团都启动了相应研究和布局论证。5 月 20 日,中国嘉德 2021 年春拍上,我的 NFT 作品《牡丹亭 Rêve 之标目蝶恋花——信息科技穿透了「我」》以66.7万成交,也是中国大陆传统艺术拍卖行首次拍卖的 NFT 艺术品。作品元数据包括区块链上AI、区块链下AI协作完成的影像。
这件作品也是我以《牡丹亭》为母本改编的AI-Human协作沉浸式戏剧实验《牡丹亭rêve》中的道具之一。《牡丹亭 rêve》的主角是各个角色的「梦境」,人类演员、算法NPC和人类观众构成戏剧的配角。我和区块链上人工智能模型、区块链下人工智能模型协作生成了画面中的色彩平面,也将《牡丹亭》开篇《蝶恋花》唱词和2021年当代人对“古典之爱”的解读以sha1语言加密成数据片段贮存进画面。我坚信如果所有创作者去掉功利心,奔着信息科技工程创新和追寻真正具备当代性的真善美本身而投身加密艺术行业,则一定会在旅途收获颇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 王春辰 :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艺术家一直在探索。创新性的东西常常就是那些超出我们日常经验的东西。数字艺术也是超出我们的日常认知,在虚拟的世界。未来人的一个状态叫后人类时代,也许数字艺术就是后人类时代的一种现象。新艺术的确立是寻找与建立新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建立也是构建新现实与重新界定身份的新手段。
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不停地产生新的内容,人们面临着技术发展带来的矛盾。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活力,另一面技术也带来了秩序的失衡。人们面对新技术,似乎只有适应或者被淘汰。
相应地,当我们要去评价数字艺术时,需要用新的语言来构建新的批判价值,而不是用旧系统的语言作为价值的参考。当然是否变成普遍性还不敢断言,因为其实最神奇的东西就是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一种东西叫意识,它可以包容一切,这就是艺术的哲学或者是哲学的艺术。现在讨论数字艺术的价值,可能要更多地看这件作品多大程度上表现了数字时代的新的文化特征,甚至意识形态。
数字艺术、加密艺术语言怎么转变为观念,需要一个过程。观念不是说一个idea,它已经包容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里、空气里,只是我们感受不到。在目前世界上,我们没有一件事情不被艺术家所使用、所创造,关键是我们要不要以艺术的心态方式去应对它。做到这一步,无论是实体艺术还是数字化艺术,就像博伊斯的所有一切全被收藏一样,他所用过的、做过的、写过的,都可以成为文物。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创业领袖项目运营负责人、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运营负责人 刘健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创业领袖项目运营负责人、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运营负责人 刘健:当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都会让艺术先发声。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时点恰逢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文艺创作就是这种打破现实的藩篱,不受限制的自由的思想才能带来新经济。当然现在对NFT数字艺术品的各方面定论还较早,还需要更多的观察、探讨和时间检验。要想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还得要在历史中找寻经验。
如果大家进行NFT投资,我建议一定要研读两个内容,一个是“郁金香泡沫”;一个是“伟大的博弈”,讲的是华尔街帝国的崛起,1653年到2000年左右的历史。而如果是艺术创作者,一定要把就是说去创造放在首位,拿出伟大的作品来,而艺术创作之外的跨界工作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
共识实验室创始合伙人、元気星空联合创始人 任铮
共识实验室创始合伙人、元気星空联合创始人 任铮:NFT到底投什么东西?实际上要有一个全局观,我们要把整个行业看成一个系统的产业。当前,NFT市场无论是协议层还是公链层都开始成熟完善,划分层级的话最安全的公链还是在以太坊,当然还有Matic和Flow等底层公链、基于NFT的交易交换如Opensea等、基于NFT的资产端细化如NBA Top shot,Crypto Kitty 以及艺术品等,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使得人们可以在各个产业链中拓展新的机遇。
就目前来说,有非常多的数字艺术的投资基金和投资收藏家已经开始大幅地去购入和收藏数字艺术品,市场是比较火热的。在数字艺术推进的过程中,科技的力量不容忽视,区块链对艺术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为艺术推广提供更多的资本以及创新机会,数字艺术品也给艺术家和收藏家带来很多便捷,NFT的区块链技术赋予了艺术品被更多人认同价值的可能性,数字艺术将更多地借助区块链技术与用户建立更加深度的联系。当然,艺术品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类似于NFT数字艺术品,因此如何进行准确估值是摆在市场面前的难题。
艺评网创始人、GAAC发起人 孔中
艺评网创始人、GAAC发起人 孔中:我们这个班是面向新锐艺术家群体,我们希望他们从此岸走到彼岸去,什么是此岸呢?在加密世界这个未来庞大且逐渐展开的世界中,艺术成了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如今,在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技术不断融入到艺术当中,成为艺术中不可剥离的有机组成部分,延展出独自的艺术特性,在传统艺术形态的参照下,数字艺术已经变成了大势所趋。要推动中国数字艺术家迈向新世界,当然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创造了艺术价值以后,我们要面对怎么交易、流通等等的问题。
就艺术家自身成长而言,任何最前沿的课题都要去尝试、接触、探索,你只有在最前面你才能往后看,才能明白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艺术家的创作本身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艺术和科技一样,最重要的是创新。做到闻于斯,见于斯,行于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断创新和进取,不断取长补短,才能够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 孟岩
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 孟岩 : NFT在我这里首先是数字资产,其次它是有艺术性的数字资产,我本人也收藏了一些NFT艺术品,出于喜欢才买下来的。从各位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你们可能觉得NFT是艺术品的一个新的载体,我觉得两个看法都对。但我在这里想提出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把数字艺术品当成一种资产来看待。那么我就要给大家来谈一下一种特别重要的数字资产叫做通证。
比如,我今天将数字艺术品买进来,我可以预期它未来可能给我带来一些收益,只要这个预期存在,那么艺术品就是资产。为什么区块链对于艺术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因为区块链本身就是为了表达资产而产生,区块链有若干重要的特征,包括不可篡改等一系列的特征,这些特征之所以存在,最初是为了表达资产,是在表达资产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刚性的要求。
在文字和纸张时代,我们表达资产大约有这么几种方式,非标准合约、制式合约、票证证券和货币从下到上,抽象程度不断提升,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越到上面就越抽象。到了证券这个程度,已经是在表达一个企业的某种未来收益,到了货币就更抽象,它表达的其实是抽象的价值,是用来在我们之间交换的一种中介工具,通证可以被认为是价值或权利的数字化表达,证券型通证就是债券、股票等的证券型表达,数字货币是货币的通用化表达。
股权和股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的激励是沿着时间展开的,在激励上面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通证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业务领域去促进业务的高速旋转,就使得整个体系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全新的增长引擎。NFT的出圈颠覆了传统世界对区块链的认知,也为区块链市场开辟出了另一片蓝海,并出现了新的转机。
对于艺术家而言,你越早让你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计算性,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作品越有可能更好地在市场上得到交易的流动性。那么可计算性包含哪些东西?我们可以想到拆分等等。马克罗斯曾说——资产组合是这个市场上唯一的免费午餐,我相信在艺术品也是如此。当你把艺术家的作品组合到一起以后,你或许能够享受相对而言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一个ETF战略。
主办方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7日,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
联合主办
元気星空:元気星空致力于构建全球化的数字艺术甄选平台,为优质数字艺术作品提供全球化发行、推广等服务,帮助艺术家拓展数字艺术市场,同时还致力于挖掘、培养年轻的优秀数字艺术家,帮助青年艺术家更好地进入数字创作领域,扩大数字艺术作品影响力。
艺评网:艺评网是国内领先的艺术家数据服务公司,服务近万名学院派艺术家,深耕艺术百科、艺术拍卖,以及顶级艺术文化活动运营。艺评网致力于艺术资源聚集和创新,关注并推动新技术新形态的艺术发展。其中,艺评网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共同发起的“全球AI文创大赛(Global AI Art Competition)”,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国际赛事。先后举办了2届,挖掘孵化了多位艺术家和几十家人工智能企业,已成为引领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先锋赛事。
【本文原发布于链得得,授权钛媒体App发布,作者:链得得】
标签: 数字艺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