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某高校花6000万买设备,放5年没拆包...

业界动态 2014-04-01 01:33:5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某高校花6000万买设备,放5年没拆包... 近日,崔永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很多院士的发言我觉得更有质量。关于科研经费乱用的这个事,我在两次会议上都听他们仔细地讲过,而且都有数字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某高校花6000万设备,放5年没拆包...

近日,崔永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很多院士的发言我觉得更有质量。关于科研经费乱用的这个事,我在两次会议上都听他们仔细地讲过,而且都有数字。每年有多少,有的不够用,有的花不完,花不完年底乱花,包一个酒店消费。院士觉得:‘能入账吗这个?’会计说:‘你别管了,我们的事。’这都是院士说的。”

崔永元提出这个问题值得关注。高校的科研经费去哪了?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防止年底突击花钱浪费?

科研经费的15%用于项目负责人消费

新文化:崔永元说他们小组讨论时多次提到科研经费被浪费的现象,您怎么看?

张杰庭:我也关注过这类现象。按照有关规定,科研经费中的15%用于项目负责人的消费。从国家科委来说,里面400亿的科研经费,15%意味着60亿用于个人消费了,他们买东西全能报销。科研经费这么设立不合理。

现在是有钱的大学太有钱,穷困的学校操场都没有。我去青海玉树,政府投的四所学校没有操场,因为没钱,一个县的财政收入才600多万。教育这块还是要均衡化,包括科研经费也应该均衡化,可以设立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但你不能说谁有关系,谁跑路子多谁就去拿钱。

我到南方一个大学城参观,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国家拨30亿、银行贷30亿,60亿元的投资,算下来是每个学生人均55平方米,毕业后住地下室,怎么适应社会?我看那里全是中央空调,就业之后怎么办?这是对国家经费的严重浪费。公办大学管理是难题,没有人去管。我当时问那个校长,你贷的款怎么还?他说还款不是我的事儿,我是为国家办教育,还款应该是国家的事。这种观点就不对,公办大学就该受到监督,应该公开透明,而不是完全封闭一所高校里,外界都不清楚。否则也不会出现大学一个招办主任严重受贿这种事儿。

我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这所大学的人跟我讲,他们买一个六千万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动,没拆过包。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说白了,这些实验室应该开放,就你这几个人用,别人不能用,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哪怕你让他有偿使用,没有必要重复购置。所以我觉得中国最主要的还是缺少顶层设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张凤阳:很多高校存在这类情况。我是一个文科的学院,文科科研经费有限,当时拿一个国家的项目也就十几万块钱,重大项目也就60万、80万。可能理工科有些项目很大。这种浪费现象,文科不是很严重,但也不是没有。

葛剑雄:包括科研经费在内的高校经费运行中,出现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存在体制上的因素。这些年国家新增加的教育经费,大多不是合理分配到基层,而是通过行政部门一级级分下去的。

以我自身举个例子,我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前几年复旦大学新校区建了图书馆,我办公室的桌子是大理石的,有人就批评我建设得太奢侈浪费。我就很委屈,因为图书馆的建设跟我没有关系,我做不了主。我也跑去问副校长,结果副校长也说做不了主,因为经费不是由学校出的。我作为馆长,如果我有决定权,我用的桌子肯定是木头的,既温馨又舒服,酒店才喜欢用大理石。要改变大学经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得职责明确,权责清晰。

今年的经费你花不完,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

新文化:您觉得在我们现有的科研经费使用上,存在哪些问题?

张凤阳:跟我们财政上有些制度肯定有关系。比如说我申请一个国家项目,批了,可是钱一直没到账。我年初就要花这个钱,可这个钱十月份十一月份才来,(年底前)必须得花完,不花完就得收走,于是就盲目地花。

有时候学校还遇到利益难题,今年的经费你花不完,意味着你不需要这么多钱,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这种事情很多高校都有。

进一步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应该快速一点。我建议,这个项目审批了,从经费到位开始计算使用周期,把没到款的时间剥离出去,不就行了么?

印杰:浪费也因为是他拿到了资源,竞争得来的,校长管不了他,这个时候,万一他的计划做得不好,就会产生浪费。如果你把调配资金的权力给校长,校长浪费钱的可能性就小了。现在教育设很多专项,一专项就很难管。这不完全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这几年教育部门经费多了,他也想把权力给校长,财政部门很怕。财政项目最喜欢做项目制,项目一多这种问题就来了。

个别院士挂名申请拿了钱却让别人做事

葛剑雄:国家对于教育经费监管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花了就花了,乱花了也不心疼。科研项目年底突击发钱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管理措施本来就很混乱,像科研经费提成制度,使有些科研人员拿到经费,马上就把三四成资金装进口袋。

另外,随着科研经费增加,一些科研人员很容易成为暴发户。在经费使用权上,高校还是非常自由的,经费一到学校,上面就难管了。年底集中花钱,花几千块上万块吃一顿饭。也是因为行政化,看这些饭是跟谁吃,很多还不都是跟行政主管部门吃的?如果不是被他们控制着审批权,有求于他们,各高校又相互攀比,谁舍得花这么多钱去吃饭?

有的学校允许从经费中提40%的现金。个别院士、名流做项目就挂个名,因为没有他就申请不到资金。项目一到手,经费一大块就被他提走了,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做,成果出来了,又是他的名字。这种风气也是学术领域的腐败。

现在,在我国大学中,每年拿到经费的多少,已经成为一种衡量标准。多拿一点,对公对私都有好处,个人可以提成,学校可以作为成绩。在这些利益驱动中,不但有经济效益,还有荣誉,甚至其他。

人都有私欲,如果没有机制制约的话,私欲膨胀就没有止境。个别老师拿科研经费买房、买车、挥霍。据我了解,国内有些科研提成连发票都不给。当初提出科研经费提成有两方面原因,除了调动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科研人员工资低,想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

新文化:科研人员待遇低是造成经费过度使用的根本原因吗?

葛剑雄:现在大学的经费条款是分割的。国家财政拨款只占到总经费的1/4左右,其余3/4来自各个项目和学校自筹经费。计划外的钱越多,腐败的可能性越大。谁能掌管项目,谁就控制了资源。这也是大学里教授挤着去当处长、院长、校长的根本原因,有些项目到了部门,也就到了个人手里,是不是有能力完成、能否完成不在乎。

待遇问题应该靠规范工资标准来解决。比如有些地方对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杜绝很多为了自己的小单位创收而产生的腐败。科研人员、教师也可以实行阳光工资,不一定非要用津贴和提成的方法。在收入提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科研经费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话语

“前几年复旦大学新校区建了图书馆,我办公室的桌子是大理石的,有人就批评我建设得太奢侈浪费。我就很委屈,因为图书馆的建设跟我没有关系,我做不了主。我也跑去问副校长,结果副校长也说做不了主,因为经费不是由学校出的。”

―――葛剑雄谈改变经费问题应该职责明确

“像我捐给母校的这些钱,十五年前捐给三百万,说盖学生活动中心,今年也没看他盖出来!你给他钱,你不知道他干什么了,你也没办法,所以我们就不去捐了。”

―――张杰庭谈部分高校对捐款使用情况不透明

“这几年查办的科研经费贪腐案中,很多人的毛病就是突击花钱,拿到经费后就要买电脑,不知道电脑到底买没买,但明细上都有显示,买了,到底需不需要总换电脑,没买,钱到底用哪去了?”

―――钟秉林谈经费使用的管理

建议校理事会决定经费审批使用

新文化:在如何合理运用科研经费上,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张杰庭:国外有很多经验。像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只有一名公办,剩下都是私立的,都是靠各种捐款,像哈佛大学一年获得捐款400亿美金。咱们呢,最多像清华大学也就40亿人民币。差距太大。怎么管理好这些钱呢?像我捐给母校的这些钱,十五年前捐给三百万,说盖学生活动中心,今年也没看他盖出来!你给他钱,你不知道他干什么了,你也没办法,所以我们就不去捐了。

那与其捐给这些公办名校,不如捐给落后地区的学校。本身它(公办高校)的体制就不公开不透明,捐的钱更没数了。现在公办高校有各类来钱渠道,有国家拨款,有教育部拨款,有财政部专项经费,有地方教育厅经费,有地方财政局经费。还有捐款,学生的学费。这些钱用来干什么,怎么合理运用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项目经费重复的投入情况。

钟秉林:有些项目立项,只是申请经费的一个渠道,至于会不会转换成成果,大家可能不太关心。不知道你看没看今天的新闻,美国一个13岁的小男孩成功完成了核试验,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在国内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科研实验室里都很少会给大学生、研究生这样的机会,又何况是13岁的孩子,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很多科研室有很好的科研设备,但不能应用于教学,学生有兴趣钻研,却用不到,我们很少给年轻人机会,这样不行,很多创新的成就是出自年轻人手里的。

印杰:有的科研项目重复率也很高,也是浪费。一个学校的定位要做好,如果没有定位,花钱肯定乱,看到一个好项目大家都去做。定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把资金放给学校,现在很多浪费是因为这个实验室争起来了,如果说教育厅不给学校放权,下面的学院能够挣得到钱,你上级部门来管我干吗?学校说你能拉来钱,管我什么事。如果你把经费的调配权交给校长,校长就会说你这个学院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我给你钱多了你要浪费,我还有其他地方要花钱。校长不就可以统筹了嘛。

新文化:您认为把项目经费交给校长去统筹合适吗?

张杰庭:我们的大学校长,有些是科学家,但他对大学的经营能力没有。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大学校长就该带好学校,经营管理就该成立一个董事会或者校理事会,来决定经费的审批使用。像上市公司,花什么钱都是透明的,公司老板要买架飞机是不可能的,你再有钱拿自己的钱行,不能拿公司的钱去做,你要拿公司钱买豪车啊等等,股民肯定反对你,董事会也不同意。

我们需要公开透明的机制。比如说一个大学,教师工资多少,学生补贴多少,购买设备多少,搞建筑多少,这些东西合理不合理,大家来看,我们算账都会算出来。

另外,最重要的是法制建设,有了法制环境,让大家生活得有尊严,有尊严以后就没必要贪污腐败了。所以我的观点是,减少国家各项行政审批,不用批的就别批了,你一要批,我们就得请客找关系,否则你就不批。

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应该有严格的管控体系,这几年查办的科研经费贪腐案中,很多人的毛病就是突击花钱,拿到经费后就要买电脑,不知道电脑到底买没买,但明细上都有显示,买了,到底需不需要总换电脑?没买,钱到底用哪去了?所以管控很重要,将科研经费的分配权、使用权和监督权适当分解,相互制约。另外科研经费要尽可能透明,建立透明的经费分配和监管系统,如何申请的,钱用到哪去了,怎么用的,是否有必要都要被监督,防止项目申报中存在潜规则,也防止经费在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

标签: 某高 校花 6000万 设备 5年 没拆包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