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博客Re/code今天发布Forrester Research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朱莉•阿西克(Julie Ask)的文章称,第三方平台是移动领域的“特洛伊木马”,最明显的要数时下风靡全球的移动通讯应用。它们占用了人们在移动端的大量时间,也开始更多地被用来与品牌商交易与互动
美国科技博客Re/code今天发布Forrester Research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朱莉•阿西克(Julie Ask)的文章称,第三方平台是移动领域的“特洛伊木马”,最明显的要数时下风靡全球的移动通讯应用。它们占用了人们在移动端的大量时间,也开始更多地被用来与品牌商交易与互动。品牌商需要进驻社交媒体、地图、娱乐等方面的平台来接触消费者,随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通讯应用平台化
Facebook斥资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Snapchat拒绝了3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Line计划以280亿美元的估值IPO(首次公开招股)。腾讯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移动通讯类应用最初可能只是功能丰富的通讯应用,不过它们已经发展成为了庞大的平台,用户大多用它们来进行通讯,现在也用它们来与品牌商交易和互动。
事实上,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发现,美国只有22%的美国成年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移动通讯应用,不过这些平台号称拥有数亿的月活跃用户,用户每周使用时间平均达到近200分钟。
它们究竟有何吸引之处呢?尽管营收不多,该类应用都非常注重保护用户体验。其服务并没充斥着广告,消费者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推送内容的品牌商。此外,这些平台在积极地关注用户与朋友的聊天内容,从足球比赛到来自可口可乐或者耐克的最新产品。该类应用上的购买意图和产品兴趣方面的信息量相当惊人。
各种第三方平台
不过,移动通讯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想想看iPhone在2007年是如何颠覆移动运营商的霸权的。在那之前,移动运营商一直掌握着移动用户和整个屏幕体验,但随着iPhone的推出,这种权力地位――掌控产品体验和制定规则――宣告易主。谷歌后来也通过推出Android获得这种地位。
如今,不少第三方平台都在通过提供在移动端服务于消费者来奠定基础争取“掌握用户”的强势地位。消费者希望能够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得到满足。他们希望通过手机获得资讯和服务。但问题在于,很多的品牌商还未能满足客户的这一需求,甚至在吸引用户访问其移动网站或者下载其移动应用上都遇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主导用户使用时间的平台就能带来帮助,如热门的通讯应用和社交媒体应用。这样一个未来并不难想象:少数的高度贴近生活的非中介性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在移动设备访问各类服务的入口。品牌商应当考虑到未来它们可能要通过这一小部分非中介性服务商接触消费者,其中包括:
・社交媒体:Facebook不仅拥有高达9.45亿的月活跃移动用户,在美国还占据人们移动端使用时间的近五分之一。全球各地的企业都意识到了这种潜力,并纷纷采取相应的行动――苹果在Facebook上出售iTunes礼品卡,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 Bank)允许客户在Facebook环境内使用银行服务。
・地图:除了通讯应用外,没有平台能比得上地图服务。地图服务充当我们需要的诸多信息的搜索引擎,从到特定地点的导航到最近的加油站位置。当下的情境信息意义重大,但位置信息和购物意图的结合才是最具威力的。
・娱乐:娱乐平台是少数的能通过应用内购买取得移动商业化成功的平台之一。以King.com为例,该年营收19亿美元的公司以70亿美元的估值提交IPO申请的时候,大多数媒体都是将目光聚焦在了该“一招鲜”移动游戏公司的可持续性上,而没有将它看作是拥有9300万日活跃用户的娱乐平台。
・商务:大多数商务仍将基于本地交易,因此未决问题是,谁将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本地找到想要的商品?像eBay、亚马逊这样的传统电子商务巨头早就认识到,光是着眼于电商会限制它们的增长。它们都已推出了引入位置和扫码功能以及本地商品目录和定价的服务,帮助消费者了解哪些商品在售,哪些最优惠。未来会有一家更加灵活的新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吗?
・支付:消费者的消费地点和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专属于信用卡提供商的宝贵数据。通过允许从手机重新载入卡片,星巴克等公司提供的预付卡嵌入了一个抽象层。未来,预计像iOS Passbook和谷歌钱包这样的手机钱包将通过整合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务。
消费者对移动服务的期望已经发生改变,如果你没有在他们需要提供服务时出现,那他们就会寻找其它的服务商。这意味着还没有与顾客建立直接的移动关系的企业必须考虑入驻已占用人们很多时间的第三方应用。来自手机的数据堪称海量――结合GPS、传感器和对消费者行为的观察,将会产生强有力且意想不到的洞见。
译者:乐邦
原文链接:http://recode.net/2014/05/09/mobiles-trojan-horse-third-party-platforms/
百度新闻与AS网站目录科技合作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