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坤实习记者 徐潇声 北京报道从宇信易诚脱离后,易诚互动与之越走越远。前者曾于2007年,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商
本报记者 林坤
实习记者 徐潇声 北京报道
前者曾于2007年,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商。虽然,其经历过上市之后大手笔收购的风风火火,也首尝过股价表现难如人意而不得不退市的苦旅。但过程中,由文化冲突带来的分分合合,和由激励原因带来的核心技术人才流失至今令人扼腕。
虽然出脱于宇信易诚,但现在的易诚互动团队,并没有照搬前者的模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易诚互动副总裁韩冬说,“我们选择在金融互联网化这个领域做深做实,暂时没考虑到规模问题。”他说,“如果抓不住这波市场,可能就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韩冬所言,易诚互动正专注的业务主题,就是互联网银行。而与原来单一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交易系统)业务不同,易诚互动将业务过渡到整个互联网银行,并在业务的宽度和厚度层面,进行了诸多业务创新。“以前,如果一家银行已经有了网上银行,我们可能就没有了太多的合作空间。” 韩冬说这番话时,易诚互动的高管团队,已在银行信息化服务领域探索了十余年。
韩冬解释,“而易诚互动现在除了网上银行业务之外,不仅开发了网上营业厅、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等产品,也做社区金融、O2O,此外还有,针对某一类专业市场或行业的电商金融平台等,业务的宽度和厚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市场:迎合与引导
正是看到金融业互联网化的大趋势,在寻找客户方面,易诚互动并不担心。因为从2000年给第一个客户――工商银行做网银开始,这个团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他们逐渐在银行业有了知名度和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度。
韩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出现了国内银行业务对接互联网的需求,他们自然而然会找合适的厂商合作,而易诚互动这个团队过去十几年积累的银行客户资源就显示出了价值。
韩冬介绍:“这个行业基本上每隔十年都会有重新洗牌的机会,现在又有点十几年之前创业的感觉。”
之前十多年,易诚互动的团队就在做网上银行的渠道建设,现在,银行仍然保持着对网上银行的开发投入――易诚互动的团队也仍然保持网上银行开发的传统业务。未来,银行可能重新面向新的互联网金融题材,很多银行都有自己的实体业务和线上业务,他们将考虑在互联网银行方面增加投入。但显然,易诚互动并不担心,早期的布局,已让易诚互动占据主动。而随着市场扩大和公司对于市场的加大投入,盈利也在扩大,创新业务正在慢慢成长。
韩冬提到,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快:“之前做项目,立项周期为十个月,可能前三个月就可以把需求完全梳理清晰,而现在我们在做一些项目时,可能在后期实施过程中,需求都会一直发生变化。而且,可能现在会要求每两周出一个新的版本,需求变化很频繁,把握起来难度很大。此外,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难度也在加大,而这对于安全的要求更高,需要加大一些配套投入。”
银行业的需求,给企业带来了机会,但易诚互动显然不能满足于跟随银行的脚步,他们希望用创新,来引导银行的需求。
但韩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各银行规模不同,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同。对于五大行这样拥有较强业务团队的大银行,易诚互动更多的是一起参与,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可落地的路径。对于股份制银行就可以更加深度介入,共同去探讨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的设计、开发、建设与运营,而这些思想和经验沉淀下来以后,也能够供更多的区域性银行参考借鉴。尤其是东部地区,例如宁波、杭州、苏州等地方的银行,原因在于经济开放和电商氛围成熟,所以在电子账户、网上营业厅、电商平台、社区金融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明确,金融互联网化以及创新的意识也更为强烈。
挑战:非标与竞争
据了解,目前,易诚互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有800名员工,其中技术团队就有700多人。如此可见,易诚互动的核心竞争力自然是技术,但是这也不免受到行业影响。
韩冬告诉记者,由于银行的服务体系构筑坚实,美国本身并没有互联网金融概念。相较于国外的金融创新衍生品比较标准化的模式,中国的创新还在摸索当中,还没有形成几套比较规范的模块标准。
韩冬介绍,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技术人员在业务场景中的适应问题。“以前员工的工种都差不多,工作大同小异,如今不同的项目对于业务的支持要求不一样,对技术平台的要求也不一样,紧张程度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这也要求原先专注于金融IT建设的这支团队需要在互联网领域投入更多的力度,同时也需要借助于互联网人才的引进与融合。
其次,竞争对手也在增加。韩冬介绍,和之前宇信易诚时代相比,如今的竞争对手多了两三倍。因为现在金融互联网化的业务范围比之前单纯的网上银行宽泛了很多,不同的业务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竞争对手。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易诚互动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一直持谨慎态度。韩冬介绍,“我们不盲目做系列产品,比如坚持不做银行网上商城。”“大环境中,互联网金融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业界的心态开始稳定下来,又回归到审慎的态度,银行在做业务时也相对谨慎。”他补充说。
类似的机构在正面市场PK时,首先拼的是,团队对于银行在整个业务全面对接互联网时的规划。“这有别于之前做的网银,需要考虑往后三到五年的时间,这就要求考察技术团队业务的广度和厚度。”韩冬说。
在案例积累方面,易诚互动也先行一步。公司从2013年开始加大产品的投入,对于行业中O2O的产品,已经积累了几家银行的案例。也许以前考察一个厂商更多的是考察其技术平台和能力,而现在,随着周期的缩短,先一步做出相关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多年来客户群体和多样化案例操作的积累,公司团队避免了陷入拼能力、拼人的竞争。
易诚互动除了为银行开发产品之外,还参与为银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某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业务中,易诚互动有两类团队在工作,一类是为银行做网银和创新的开发;另一类是一个70人的业务团队,进行一般信息的收集,想点子、出主意。
自从银行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银行对资金安全的担心顾虑就未曾中断,而现在互联网银行建设仍然存在。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如何消除银行的担心?又如何控制风险?
易诚互动的经验是,银行在做网上银行、电商平台或者网上营业厅等互联网业务场景时都有人民银行等上级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安全规范,每一方都有专业的银行评估――被攻击的风险、评级,这些规范也就成了行业标准。
非银业务试验
从2010年开始,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条路看得日益清晰。部分银行已经成立互联网金融运营中心。比如交通银行为此专门成立了北京研发中心;中国银行提出了渠道建设和创新的双轮驱动。
银行对互联网金融意识的逐渐苏醒,是否会缩短以为银行构建互联网场景为盈利模式的易诚互动的生命力?对此,韩冬相对乐观――我们也在布局其他非单一服务银行的创新业务。两年前,我们就已经组建专门的创新团队在筹备、尝试直接面向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比如以金融互联网为基础,针对交通、物流、保险、社区服务等行业的跨界创新和相关应用,公司也将考虑独立承担运营或者参与运营。
韩冬表示,目前公司对于引进风险投资并没有特别执着,“如果有投资的话可能步子走得更快一点,如果暂时没有资金注入,我们就走得稳一点”。而易诚互动目前也并不愿意被并购,暂时也没有想并购别人的想法,他们的预期目标是一个为期三年的业绩成长计划,然后再启动上市计划。(编辑 林坤)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