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向公众公开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照片
【综合报道】近日,记者从NASA(美国宇航局)官网了解到,NASA和ESA(欧洲航天局)向公众公开了太阳轨道飞行器任务的首批图像,其中包括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照片。据此前报道,6月中旬,NASA和ESA联合派出的“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 在2月9日发射后首次通过了近日点...
趣科技 2020-07-20 08:26:12 -
不容错过!8月有5场天象奇观
今年的天文爱好者可为是大有眼福了,7月的5大天象还没有结束,8月又将上演新的5场天象奇观。7月19日,据媒体报道,8月将上演土木双星伴月、火星与月亮相合、英仙座流星雨、金星伴月、土木合月5场天象奇观...
趣科技 2020-07-19 18:01:07 -
带你认识超黑深海鱼:科学家迄今为止发现的史上“最暗黑”的生物
据海外媒体7月18日报道,之前科学家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最近发现的深海鱼类中,至少有16种属于迄今为止最黑的生物。《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其作者之一亚历山大·戴维斯(Alexander Davis)表示,这种鱼生活在水面以下200至2000米的海里,颜色非常黑暗,人们往往只能看清楚它们的轮廓...
趣科技 2020-07-19 15:41:05 -
研究发现狗拥有人类梦寐以求的能力:自带磁罗盘导航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当我们可能认为我们的四条腿的朋友依赖我们很多的时候,他们却拥有一些人类梦寐以求的能力。首先,它们的嗅觉比我们人类的嗅觉灵敏得多,它们的视力可以探测到哪怕是最细微的动作,而且正如一篇新的研究论文所揭示的那样,它们还似乎与地球磁场相通,这种方式可以让它们在旅行时找到捷径...
趣科技 2020-07-19 09:18:06 -
西伯利亚遭遇八万年一遇高温:永久冻土或融化
作为寒流代名词的西伯利亚,正经历一场“八万年一遇”的高温。据外媒报道,由于持续高温干燥,西伯利亚地区今年已经发生300多场林火,被烧毁的森林面积超1400多平方公里 ...
趣科技 2020-07-19 09:17:08 -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最近一次太空行走中更换了老化的电池
美国宇航局一直在对国际空间站外部的电池进行长期的升级改造,现在,升级过程已接近完成。近日,两名宇航员更换了关键的太阳能阵列电池,标志着电池活化项目即将完成,该项目将使空间站的动力持续到2024年...
趣科技 2020-07-19 09:16:09 -
天文学家对一个一年内消失又重新出现的黑洞感到困惑
据外媒报道,黑洞在天空中常常非常“耀眼”。这是因为它们周围有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炽热发光的环,称为黑洞“日冕”...
趣科技 2020-07-17 16:37:05 -
研究:深海超黑鱼能吸收走99.5%照射到其身上的光线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能吸收几乎所有照射到它们身上光线的超黑鱼,这使得它们能够有效地将自己隐藏在海洋最深处、最黑暗的地方。这似乎是一种比其他动物使用的更有效的躲避被捕的方法,而且这一发现可能还有助于未来光学和伪装技术的发展...
趣科技 2020-07-17 16:36:06 -
青藏高原湖泊变化全景图绘成
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刘晓倩 记者陆成宽)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通过对青藏高原湖泊遥感监测、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该所研究人员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时间演变规律、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利用湖泊变化这一指标,向科学界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湖泊影响的全景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科学评论》上...
趣科技 2020-07-17 10:11:07 -
新技术能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日前,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针对“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新型混合基质膜制备技术,该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期刊《温室气体:科学与技术》封面文章发表...
趣科技 2020-07-17 09:36:06 -
气象雷达:洞悉莫测风云,助力防灾减灾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雷达专业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术服务国计民生,把气象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气象雷达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为气象现代化、防灾减灾等作出卓越贡献...
趣科技 2020-07-17 09:06:06 -
新疆零星病例防控难度相对要小
本报记者 倪 浩7月16日,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疫情通报称,15日乌鲁木齐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当天,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也发布消息称,浙江省15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新疆输入)...
趣科技 2020-07-17 08: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