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界关注“中国第二波疫情”
专家:持续警惕不松懈,防疫常态化,可免新疫情本报记者 李司坤 本报特约记者 魏云峰“中国仍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引起的巨大挑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称,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发出警告,“中国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不应该自满。由于尚未获得免疫,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趣科技 2020-05-18 09:05:07 -
陨石撞击或助月球外壳塑形
亮点追踪 主持人:实习记者 于紫月 月球上的岩石是如何形成的?近期,一项由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人员领衔的研究成果或将提供一种“解题思路”。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古老岩石的形成可能与大规模的陨石撞击直接相关...
趣科技 2020-05-18 09:04:06 -
快速射电暴源于何处?新发现正在接近真相
天闻频道 实习记者 代小佩 近日,世界各地射电天文台都报告说:在银河系内捕捉到了一个强烈的、长达1毫秒的快速射电暴。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证明这的确是来自银河系内的宇宙信号...
趣科技 2020-05-18 09:03:06 -
褐矮星惊现类木星云带
近期,天文学家在褐矮星Luhman 16A上发现了类似木星和土星的云带迹象。据媒体报道,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使用偏振测量技术来研究太阳系外的大气云层属性...
趣科技 2020-05-18 09:02:05 -
“龙宫”的“骨质疏松”或是太阳系早期行星的“典型症状”
本报记者 唐 婷 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无数“碎片”一样绕太阳系中心轨道运行的小行星,是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的见证者...
趣科技 2020-05-18 09:01:05 -
新技术可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
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16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检测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和纹理。他们近日在《科学报告》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报告称,视网膜纹理可以提供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生物标记,而其开发的成像技术则可帮助发现这一预警信号...
趣科技 2020-05-18 08:42:06 -
女性30多岁时更易怀双胞胎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携手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新研究表明,作为对抗胚胎活力下降的进化反应的结果,女性在30多岁时更有可能怀上异卵双胞胎。 女性在生殖生命中期更有可能怀上双胞胎,但背后的原因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趣科技 2020-05-18 08:41:06 -
首次揭示费米气泡和银河系中心X射线结构的共同起源
十年前,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对关于银河系中心对称的巨大气泡状结构,这对气泡被称为“费米气泡”,其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的谜团。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模型,首次同时解释了“费米气泡”与2003年发现的银河系中心双圆锥形X射线结构的起源...
趣科技 2020-05-17 18:36:06 -
科学家找到月球曾在900年前“消失”的原因
据外媒报道,地球的月亮似乎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一个常数,它夜复一夜地升起,如果观察者的视野不受天气或地理的影响那么几乎不大可能会在夜晚错过它的身影。所以当月亮曾经在1100年从天空消失的时候人们会感到非常担忧...
趣科技 2020-05-16 13:51:06 -
SpaceX宣布周日试射首批可减少阳光反射的星链卫星
伊隆·马斯克充满雄心壮志的“星链”(Starlink)卫星计划引发了天文学界的严厉讨伐,一连串划过天空的太阳光反射尤其干扰天文和其它科学观测。好消息是SpaceX已承诺尽快开展减少卫星光线反射的试验,比如涂抹一层深色的镀层、或者开发出一种“遮阳棚”来解决问题,但外界对该公司的补救方案评价不一...
趣科技 2020-05-16 11:31:07 -
从805万公里外的太空看地球小到可以忽略
欧航局(ESA)发布了一张展示该宇宙飞船消失在远方的动图。从4月13日到5月5日,BepiColombo始于80万英里的距离然后增加到500万英里(约合805万公里)...
趣科技 2020-05-16 09:21:05 -
我国科学家提出4.4亿年前地球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4.4亿年前地球曾发生生命大灭绝事件,导致约85%的动物物种消失,国际学界为灭绝原因争论了30多年。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运用新方法研究认为,火山大喷发导致气候剧变是这次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这项研究对分析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启示意义...
趣科技 2020-05-16 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