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化石
科技日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在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的化石,这一发现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了南极半岛在与南部超大陆(冈瓦纳大陆)分离之前拥有暖温带气候。新发现的化石属于“头盔蛙”科,这一化石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对古代南极的全新认识...
趣科技 2020-04-24 08:58:05 -
中核在法开启人造太阳“心脏”安装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聂传清)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当地时间4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举办杜瓦底座移交仪式。至此,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期开展杜瓦底座接收及吊装准备,为“人造太阳”核心设备后续安装工作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全球核能在疫情挑战下“逆行”发展增加了信心...
趣科技 2020-04-24 08:55:06 -
BBC推出纪录片:中国“诗圣”走向世界
在东方,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 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时长将近一小时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
趣科技 2020-04-24 08:54:05 -
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朱隽)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获悉: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万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怀抱,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做补充。 “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
趣科技 2020-04-24 08:53:05 -
长江禁捕,年底前实现 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达到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郁静娴)2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长江流域禁捕和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部署推进视频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率先实现全面禁捕,约12.8万退捕渔民通过就业服务、生活补助、医疗社保得到妥善安置...
趣科技 2020-04-24 08:52:06 -
首份月球地质综合图“出炉”
科技日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今天发布了迄今首份月球地质综合图。他们表示,这份综合图有望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离我们最近的太空邻居45亿年的沧桑历史,也能为未来的人类探月和登月任务提供参考...
趣科技 2020-04-24 08:51:05 -
超强超短激光应用前景广阔
激光,原子受激辐射的光。其原理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时,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趣科技 2020-04-24 08:41:06 -
外媒:科学家通过育种给恢复珊瑚礁带来了希望
【报道 记者 林迪】据外媒报道称,佛罗里达水族馆的科学家们亲眼目睹脊脊仙人掌珊瑚的首次产卵后,将珊瑚产卵的突破视为“美国大堡礁”的希望之源。据介绍,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在消亡...
趣科技 2020-04-23 16:41:06 -
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22日,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国内个别地方聚集性疫情又有发生,个别地方出现医院交叉感染...
趣科技 2020-04-23 09:36:06 -
北京母亲河将实现25年首次全线通水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贺勇)4月20日开始,官厅水库将向下游永定河开闸补水2.6亿立方米,预计5月20日左右,水头抵达北京南端与河北省交界的崔指挥营处,实现2020年北京段全线通水的目标。这也是自1995年以来,永定河北京段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趣科技 2020-04-23 09:11:05 -
人类久坐行为相关遗传位点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公开一项遗传学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首次报告了与人类特定久坐休闲活动相关的遗传位点。研究人员发现,增加看电视的时间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趣科技 2020-04-23 08: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