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地下世界他当了30多年“先遣队员”
李坡,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洞穴协会理事长。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1982年7月至2020年7月一直在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工作,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四部,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获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5次...
趣科技 2020-08-25 11:02:06 -
依靠独特导航能力海龟在深海找到繁殖地
1873年,达尔文就已惊讶地发现海龟能在孤岛上找到繁殖地,但海龟和其他类群在迁徙过程中如何导航的细节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格雷姆·海斯等研究人员通过记录绿海龟在印度洋中长距离迁徙至海中孤岛的独特轨迹,发现这些自然迁徙的海龟具有在开放海洋中重新定位的能力...
趣科技 2020-08-25 11:01:06 -
2020年或将成史上最热年份
科技日报北京8月24日电 (实习生高行健 记者房琳琳)据《科学美国人》官方网站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最新计算数据表明,截至7月底,2020年温度已高居史上第二位,以0.07华氏度的差距仅次于2016年,来自不同团队的研究人员也给出高概率结果,2020年或将超越2016年成为史上最热年份。 今年的高温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
趣科技 2020-08-25 09:49:06 -
恐龙为啥一生都在“长个儿”
为什么像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能够终生生长,而哺乳动物和鸟类成年后便不再生长,这和远古时期恐龙生长发育模式又有何演化关联?古生物学家从骨组织学角度对此有了最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赵祺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凤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约瑟夫·史蒂格勒在共同完成的上园热河龙研究成果论文中,对这一问题作了相关论述,该论文已于前不久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杂志》...
趣科技 2020-08-25 09:48:06 -
大脑如何判断危险信号科学家发现“警戒范围”
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大脑如何快速、简洁、精准地判断天敌信号,并第一时间产生合适的防御反应,是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破解的谜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立平团队近日在“动物大脑快速防御天敌反应的简单策略”方面有了最新发现,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BMC生物学》(BMC Biology)...
趣科技 2020-08-25 09:47:06 -
人体血液中发现促肿瘤代谢物 新型癌症疗法靶标出现
科技日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癌症学最新研究,科学家发现了衰老与癌症进展之间的一种新关联,他们在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了促肿瘤代谢物。这意味着,与年龄相关的代谢失调应在人类癌症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衰老与癌症进展之间新关联的出现,为未来新型癌症疗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趣科技 2020-08-25 09:46:06 -
他们打造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
乌东德建设团队攻克多项水电工程“世界级”难题今年初夏,四川会东县与云南禄劝县交界处,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6月29日,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趣科技 2020-08-25 08:59:07 -
何尊、逑盘等国宝进京展出解锁金文中的历史密码
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意思?武王伐纣是什么时候进行的?西周的册命典礼要经过哪些程序?在近日开幕的“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找到。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精选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140余件,其中包括何尊、逑盘、胡簋等国宝级文物,带领观众走进神秘雄奇的青铜器与金文世界...
趣科技 2020-08-25 08:58:07 -
科学家为水中“产油能手”测基因
新华社南京8月24日电(记者 王珏玢)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最近为一种超微藻麦可属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这种藻类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巢湖、鄱阳湖等淡水湖泊中,不仅承担着制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任”,还能产生丰富的油脂...
趣科技 2020-08-25 08:57:06 -
深海探测: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
伴随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深入认识深海的时代正在来临。500年前达·芬奇设计潜水服、150年前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当时的科学幻想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趣科技 2020-08-25 08: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