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研究团队开发可模仿人类肌肉的软体机器人
据ScienceDaily报道,提及机器人的时候,人们都常会想到那些刚性、快速、高效的机器人。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可重构机器人实验室(RRL)的研究人员却瞄准了软体机器人,认为其将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智能设备 2016-10-13 17:50:18 -
《精灵宝可梦Go》帮美国人多走了1440亿步 研究
据外媒报道,近日,微软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只要你坚持玩《精灵宝可梦Go》,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运动量。研究人员发现,《精灵宝可梦Go》在30天内共让美国人多走了1440亿步,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天能分到192步...
游戏资讯 2016-10-12 17:50:27 -
不会造成眼部副作用 科学家优化老年痴呆药物
一项新研究报告了一种改进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的方法,该方法能减少药物副作用。这篇于10月1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论文阐明了一种被称为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的药物为何会在眼部造成副作用,并描述了一种检测方式,可以预测药物是否会在动物中产生视力方面的副作用...
趣科技 2016-10-12 08:20:33 -
蚕丝具神奇特性 中国科学家用石墨烯养蚕
站长搜索10月10日消息,传统的养蚕方法一般是喂食蚕宝宝桑叶,不过现在有科学家尝试用石墨烯养蚕,而且还获得了性能独特的蚕丝。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刊文称,食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的蚕可吐出更牢固的丝...
趣科技 2016-10-11 08:15:20 -
俄科学家用激光给手机充电 隔空1.5公里
站长搜索讯 10月9日消息,战斗民族又发黑科技,在1.5公里以外成功为手机充电一小时,而他们所用的并非无线充电,而是激光。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该试验由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两座建筑物中进行的,他们成功为1.5公里以外的手机充电1小时,专家们目前正在核算确切的充电百分比...
趣科技 2016-10-10 07:35:22 -
谷歌正研究用人工智能消灭蚊子 接地气
如果AI能用来做助理、下围棋的话,灭蚊子当然也不在话下。Alphabet子公司Verily这几年一直投入精力在研究如何除虫(Debug Project),目的是为了减少一种叫做“埃及伊蚊”的物种,这种蚊子传播了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等病毒...
智能设备 2016-10-08 23:41:13 -
用于研究精神疾病 科学家培育出数百个微型人类大脑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为什么是右撇子或左撇子?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自闭症?人类大脑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其它动物的大脑来解决,比如老鼠等...
趣科技 2016-10-08 09:21:56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史上最小晶体管 确保摩尔定律延续
站长搜索讯 据外媒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支团队开发出了到目前为止尺寸最小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的栅极线宽可缩小至1纳米...
业界动态 2016-10-07 23:15:08 -
有望用于太空发电 日本研究超远距离无线输电技术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在开发能远距离传输大量电能的无线输电系统。多种原型产品和项目有一个共同目标:从天空向地面输电...
趣科技 2016-10-07 21:20:39 -
科学家将用显微镜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样本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探索项目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将火星表面的样本带回地球,以期回答那个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火星上究竟存在生命吗?”只是,选择将样本带回分析的成本十分高昂,而且样本在回到地球的旅途中存在受污染的风险。因此,还有一种选择是,在把样本带回地球做进一步的研究之前,直接在火星上对它们加以分析...
趣科技 2016-10-07 18:25:31 -
诺贝尔奖科学家平均年龄为何越来越大?
在已经公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化学奖的名单中,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而在20世纪的上半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只有56岁。其中年龄“增长”最快的是物理学奖,本次获得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年龄都接近70岁,但在本世纪上半叶,这一年龄仅为47岁...
趣科技 2016-10-07 17:05:43 -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基因组序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创新团队日前成功解析了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基因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可引起人类带绦虫病及家畜囊尾蚴病,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趣科技 2016-10-05 2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