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即将来临,很多人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假期。有的人早早就制定好了出游、度假的计划,有的人则倾向于就这样一直宅下去
十一长假即将来临,很多人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假期。有的人早早就制定好了出游、度假的计划,有的人则倾向于就这样一直宅下去。那么,假期究竟最适合做什么事情?最近一项来自美国的社会心理研究表明,假期最适宜的事情其实是上班。
这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主导的社会心理研究项目,研究的课题为“人类假期心理特征变化及应对策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及跟踪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来自全球31个不同国家国民共1000个样本,并进行汇总分析,从而探索人类在假期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特征、变化趋向及可能导致的行为后果,并对假期安排及生活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意见。
从收集到的数据上看,人类在面临所有假期(无论长短假)时,基本上都会出现几个标志性的心理特征。首先是兴奋,在假期来临的前一两天夜里,这种心理状态会开始出现,并随着假期的真正到来而达到高潮。尤其是在假期第一天醒来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充足的睡眠及对未来几天的期待而达到兴奋的极点。当然,随着假期的推移,这种兴奋情绪也会随之衰退,大致呈抛物线的下降趋势,并在假期结束的最后一天跌落谷底。
其次,假期的到来还会减少人类的负面情绪。工作日积累的不满、焦虑乃至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随着假期到来被冲淡或克制。假期的前一天晚上,一般人都能有效的抛开过往不快和烦懑,进入一种较为愉悦的心境。即便负面情绪积蓄已久,也会因为假期的到来而被暂时搁置。但随着假期接近尾声,这种情绪又会随之回潮。
假期还会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因为压力的释放、情绪的改善及兴奋度的提升,大脑皮层所受的抑制减少,人类会在假期出现少有的精神活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创造力、工作效率及思维速度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样,这种状态也会随假期结束而消失。
此外,假期在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性能力上面,都会给人类带来显著的变化。
根据这些变化,心理健康研究所在心理学家Thomas Insel的带领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人类在假期最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上班。
“不要被‘假期’两个字所迷惑。”Insel在发表于《心理学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论文中这样说道。他认为人类对于假期存在普遍的误解,那就是假期只能用来放假,其实假期未必有“假”。也许这和艇仔粥未必有艇是一个道理。
在Insel看来,假期恰恰是工作的最佳时间,因为这个时候人类的大脑达到了最佳状态,此时将精力放在游玩或睡觉上面,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就好像你刚服用兴奋剂就往床上一躺。”即便你硬要选择放松休闲,你的大脑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反而会因为没有事情做而陷入焦虑。这也是为何一些人会在假期时抱怨无聊。当然最主要的是,良好的精神状态被浪费了。“简直暴殄天物。”
对此Insel的建议是,尽量让假期忙碌起来。其中最好的方式便是上班,这样你不仅能高效的处理工作任务,还能得到额外的“加班费”,可谓两全其美。不过由于《劳工法》的限制,美国公司并不敢轻易接受雇员的加班,何况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那么多班可加。
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加班的公民,Insel建议他们找一项副业,比如接一些私活在家里做,或者干脆到其他地方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这里Insel提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工作缺口很大,很多工厂每周都有员工加班。”
如果实在找不到赚钱的工作,Insel推荐他们可以尝试一些无回报的劳动,比如去当志愿者、做义工,到街上派发环保及反歧视的传单等等。
“哪怕去收破烂也比呆在家里强。”
Insel的研究成果一经公布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都对他的看法及意见感同身受,“周一迷迷糊糊,周五生龙活虎。”一位网友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这群人的生活状态。结果往往是,工作的时候效率不高,而周六日又得不到休息,陷入恶性循环。Insel的研究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我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双休。”一位名为“生物电池”的网友这样说。这位来自东南亚的网友在一家韩国人开设的电子设备加工厂上班,这家工厂一周七天都是工作日,全年只放一天的探亲假。“生物电池”表示,他目前情绪稳定,精神状态非常良好,而且收入一天比一天多。“不说了,查岗的人来了。”
一些相关领域的学者甚至指出,Insel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欧洲衰败的原因。众所周知,欧洲国家素有高福利之名,欧洲的上班族假期最宽裕,工作日又最散漫。一些国家的商店,甚至一到晚上就不上班。“简直天天都有假可放。”说到这里,波兰学者August Hayek不禁还有些气愤。作为一名希腊研究专家,Hayek认为,过少的劳动时间腐化了整个希腊。“希腊人欠的不是我们欧洲的债,而是上帝的劳动债。”
然而在赞同之余,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如果说节假日最适合上班,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休息呢?
对此Insel的论文也做出了解答:工作日最适宜休息,尤其是周一周二,员工情绪最为低迷,此时到家里睡觉是最好的选择。强行上班不仅效率不高,可能还会导致工作失误。按照Insel的说法,传统的休息日和上班日概念应该做一个颠倒,也就是说周六日应该变为上班日,而周一周二应该变为休息日,这样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劳动者得到休息。
但是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变成工作日的双休日还能算双休日吗?如果算工作日的话,那么是否又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变得不再适合工作呢?那样变成工作日的双休日是否又要变回双休日?换言之,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不放假的双休日,还是不工作的工作日?
“也许这是个哲学问题。”Insel如是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