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朱丹丹随着投资寒冬的来临、监管政策的明确,不少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尤其P2P公司的融资窗口已经关闭。不过,平台型互联网金融似乎依然受到青睐
◎每经记者 朱丹丹
随着投资寒冬的来临、监管政策的明确,不少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尤其P2P公司的融资窗口已经关闭。不过,平台型互联网金融似乎依然受到青睐。
昨日(10月14日),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宣布,已完成由云锋基金、赛领基金等领投,红杉及StarVC跟投的D轮融资,最终实际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这意味着在资本寒流侵袭下,众多资本依然坚信我们所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融360CEO叶大清表示。
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随着国家出台相关监管政策,P2P创业的热潮业已结束。在互联网金融的淘金潮中,那些“送锤子”“送水”的公司和平台,会日益凸显其投资价值。
考虑国内上市可行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融360此次D轮融资由云锋基金和赛领资本等基金主导领投,而红杉则连续第三次参投;此外,VC新星StarVC合伙人--黄晓明、李冰冰、任泉、章子怡、黄渤组团参与此次投资。
据悉,融360在2012年3月完成由光速领投、凯鹏华盈及清科跟投的A轮700万美元融资,并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4年7月完成B轮和C轮融资,先后由红杉中国基金和淡马锡旗下兰亭投资领投。“融资的钱主要用来支持业务高速增长,2017年相对于今年将会有10倍的增长。除了继续在风控和移动领域加强研发之外,会更重视通过积极的品牌建设,继续培养用户在线获取金融服务的习惯。”叶大清透露。
对于公司此轮融资的估值,叶大清仅表示,融360已跻身最新的“独角兽”公司。而“独角兽”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早在今年上半年,有关“融360上市”的消息不时传出。“我们在积极考虑评估国内上市的可行性。这次D轮融资过程,引入了国内的投资人,其实就是在为回归到国内做的一个铺垫。”叶大清表示。
此外,红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频频,除第三次参投融360外,红杉当日还宣布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真融宝进行近亿元的B轮投资。
大平台最终或不超3家
在宏观经济面临压力的背景下,互联网融资环境变得日益艰难,大量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进入融资寒冬,获得D轮以及以上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所谓“熬过C轮”的说法也在业界流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除融360获得D轮超10亿融资、趣分期获得约2亿美元的E轮融资以外,大多数公司尚处B轮、C轮阶段。
对此,真融宝CEO李强向记者指出,创业本身就是风险很高的事情,即使在很好的环境下,B轮终、C轮终也是存在一定比例;对于平台来说,赢得资本市场认可的关健点,是提供突破性产品、服务,以及用户、产品的规模怎样等。
那么,未来平台化或细分领域的公司是否会更受资本青睐?“过去十年,电商领域诞生了阿里巴巴这样千亿美元市值的平台公司。”叶大清认为,未来若干年,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很有可能会诞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中,平台的价值开始显现,巨头们发现“做银行”不那么好赚钱,因而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平台。蚂蚁金服就在做开放平台,陆金所近期也开始向开放平台转型。
叶大清还进一步指出,平台型公司具有“包容、开放”能力,企业想象空间被投资人看好。阿里巴巴没有库存、优步没有车、Facebook没有内容、Airbnb没有房间,平台型的公司让所有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能随时连接。一般情况下,在投资寒冬中,越是具有大平台潜质的创业公司会强者恒强。但大平台模式门槛高,最后只会留下不超过3家。
李强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产品、用户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平台化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规模很难依靠几款产品做大,这时企业不得不做一些横向扩张;而横向扩张往往表现为某种平台化特征,毕竟用户族群达到千万级别,用户需求和服务不是一两款产品就能满足的,一定是一种平台化的表现形式。总之,任何企业到一定用户规模后,为了企业的规模发展都有可能会走向平台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