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网站目录 思睿 2月22日编译苹果公司目前营收增速最快的业务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是iPhone或者iPad就大错特错了。这两款硬件产品的营收增速都在下降
AS网站目录 思睿 2月22日编译
苹果公司目前营收增速最快的业务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是iPhone或者iPad就大错特错了。这两款硬件产品的营收增速都在下降。
答案出人意料:是通过iTunes、iBooks和应用程序商店实现的电子商务业务。2014财年第一财季,这种通过苹果产品实现的额外、非苹果传统式的“产品”业务营收达到44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9%。
当然,与iPhone和iPad两大业务相比,目前的电子商务业务还只是苹果的一盘“小菜”。但这盘菜的美味却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市场上任何一家独立的科技创业公司能够实现电子商务业务年营收超过160亿美元,年营收增速接近20%的话,一定能够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将一举成为全球最瞩目的科技公司。因为这样的业绩足以让美国最大的在线鞋店Zappos相形见绌,后者上一年度的年营收刚刚超过20亿美元。
iOS平台蕴藏重大机遇
正当全球各大科技媒体都沉醉在苹果iWatch和新款Apple TV设备计划的兴奋之中时,我们有必要更深入地审视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已经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业务。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苹果未来的业绩增长很可能将更多地来自于在线和移动零售业务,而并不是开发出新的产品类别。
在上一财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对此进行了详述:
“总体来说,我们发现通过Touch ID指纹传感器,苹果用户非常热衷于使用iPhone来购买内容产品,比如音乐、电影和电子书。这一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而且还非常优雅。很明显,这里蕴藏着重大机遇。
移动支付一直都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同时也是激发我们开发Touch ID的重要灵感之一。但是,我们的努力绝不会仅限于此。尽管我今天不会透露任何具体信息,但只要比较一下市场竞争中苹果用户的覆盖范围以及通过iOS设备实现的电子商务业务规模就会发现,在iOS平台上蕴藏着重大机遇。”
如果库克就苹果手表和电视机产品发表相同的评论,那么市场注定会为之疯狂。果粉们一定会欢呼雀跃。
然而,由于库克的这番言论却指向了规模尚小、利润空间巨大的在线零售业务,因此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在移动零售领域,苹果已经走在了谷歌(微博)和Android系统的前面。尽管Android手机用户远超iPhone用户,但通过iPhone实现的在线购买交易却超过Android手机。这可能就是库克提出“只要比较一下市场竞争中苹果用户的覆盖范围以及通过iOS设备实现的电子商务业务规模就会发现,在iOS平台上蕴藏着重大机遇。”的重要原因。
Touch ID原为支付而生
事实上,苹果近期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之一也是以在线零售为导向的。
很多人认为,Touch ID是一款安全产品。有了Touch ID,没人能够使用或偷走你的iPhone 5S,因为手机需要识别机主的指纹才能够工作。但正如此前BusinessInsider注意到的那样,Touch ID也能够在业务交易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Touch ID几乎可以完全保证手机的安全性,因此iPhone一夜之间成为一款几近完美的移动支付设备。
这也就可以解释苹果电子商务主管艾迪•库伊(Eddy Cue)目前为何集中精力为苹果打造移动支付业务了。库伊和苹果在线应用商店主管詹妮弗•贝利(Jennifer Bailey)已经与eBay旗下贝宝(PayPal)、谷歌公司以及Square、Stripe、Braintree和Venmo等初创公司的高管进行过会晤,试图将各个功能集于一身。
一个让人感到惊奇的巧合是:苹果同时正在全美地区打造一款移动零售营销架构,取名iBeacon。
iBeacon助力移动商务
苹果已经在美国的零售店中使用了iBeacon技术,iBeacon发送器使用蓝牙无线技术,确认消费者在苹果店中的具体位置,根据消费者附近的产品,经这些产品的信息发送给消费者。一旦手机支付取代钱包支付成为可能,苹果届时就将完成移动零售布局的“最后一环”。
多年以来,如何找到激励手机用户到实体店购买商品一直被认为是打开移动市场营销宝藏的金钥匙。部分公司曾经进行过尝试,但结果大多都风险重重,比如用户可以在Foursquare或Facebook上进行“签到”,然而如果实体店销售人员无法将这种“签到”转变为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的话,这种“签到”行为就几乎毫无用处可言。
苹果试图让iPhone用户通过iBeacon技术在店内接受产品信息,然后再使用iPhone进行支付。从理论上讲,这已经解决了上述难题。
一旦库克真正解决了这一难题,那么移动电子商务很可能会成为比腕表发展规模更大的下一个业务。
【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