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出行创新就此夭折? 新政把滴滴拉回起跑线

业界动态 2016-11-03 18:15:13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逐渐于各城市落地,备受关注的北上广深还未落地,不过杭州等城市已经公布,虽然紧张中有所缓和,但总体基调变化不大。由于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对网约车的细则规定比较苛刻,网络媒体上一片网约车大限将至,寒冬来临的论调

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逐渐于各城市落地,备受关注的北上广深还未落地,不过杭州等城市已经公布,虽然紧张中有所缓和,但总体基调变化不大。

由于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对网约车的细则规定比较苛刻,网络媒体上一片网约车大限将至,寒冬来临的论调。

那么,各地网约车新政滴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真的是大限将至,寒冬来临吗?如果没有那么严重,新政对滴滴真正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新政把滴滴拉回起跑线,出行创新就此夭折?

情况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这次地方新政被认为苛刻,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当地户籍的规定,北京和上海的户籍值钱,连大企业的CEO都未必有当地户口,不用说网约车司机了。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北京、上海的网约车会减少很多。

但是,我们要看到。即使是北京上海所谓严苛的政策,相比1年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也要宽松多了。

至少,上海和北京的细则不能违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说网约车是黑车,用黑车的办法进行处罚,上海曾经要给开网约车的司机留下犯罪记录。

滴滴、合并前的快的、Uber、易到用车都是在顶着黑车,顶着扣车处罚的政策压力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侧面反应了被人为制造短缺的城市出行有巨大的市场空缺需要弥补。

在一个严酷程度100分的政策下,互联网约租车快速发展起来了,成为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女皇的排名中,进入世界互联网排名前20。

一个严酷程度30分的政策,仅仅在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公布,就会是灭顶之灾?其他城市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缓和。

政策征求意见,政策发布,政策执行,真实执行情况是四个不同的问题。

既然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严酷到100分的政策都没有阻挡互联网约车发展的势头。那么仅仅在北京、上海征求意见,还没到执行层面的东西实质影响必然是有限的。

法律上完全没有什么余地,没有技术支持的黑车都是几十年禁止不掉,况且已经取得了合法身份的互联网约租车?所以,所谓大限将至、寒冬来临的说法是反应过分了。

不能回避的现实:新政影响滴滴创新

对滴滴来说,由于地方新政的执行,滴滴要打交道的部门和地方政府多了。以前滴滴主要和中央的交通主管部门打交道,解决大政策的问题。而新政执行后,滴滴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博弈,这无疑是增加很多成本,牵扯滴滴很多精力。而滴滴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不是与地方政府去博弈,而是去创新。

技术创新出现是比较容易的,这个世界上总有天才发明创造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东西。

但是,一项技术创新要发展就必须找到商业用途,找到公司把技术变成产品去满足市场需求。有市场需求才有钱,有钱才能投入研发,让技术成熟起来,形成循环,技术与商业不断循环发展。产业也因此得以兴盛,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

每一次产业革命,每一个大国崛起,背后都是这种技术与商业的循环所制造的奇迹,没有产出的技术研发是难以持久的。而集合技术与商业的公司,就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公司。大型机时代的IBM,PC时代的微软和Intel,互联网时代的谷歌都是这种英雄公司。

下一波科技浪潮的迹象已现,人工智能、信息化。具体到汽车行业,未来的创新方向是也逐渐明确的,一是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新能源,二是计算机替代司机的无人驾驶,三是把汽车接入互联网的车联网,进而是控制整个城市的智慧交通。互联网约租车公司恰恰是能够把汽车创新变现的公司。

互联网约租车所面临的最大成本就是司机和油耗,如果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辅助或者解放司机,新能源汽车能够替代燃油车,车联网能够连通所有车辆,智慧交通能够合理规划路线。以及由此可以带来的产业升级、社会环保价值的提升。

直接利益、社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滴滴有动力去做更多研究工作,以促进行业发展。

在无人驾驶产业,滴滴可以带着庞大的数据深入参与;在新能源方面,在2016年初滴滴平台上已有新能源车2.7万辆,覆盖260个城市,服务2.5亿乘客;车联网方面,滴滴每天需要进行超过90亿次的连续定位路径规划,产生超过70TB的巨大数据增量和130亿个数据点。

滴滴自己就是一张庞大的网络,通过算法可以提高整体出行的效率。目前滴滴已经做到基本可以预测一个地区、甚至一座楼十五分钟后进进出出的动态供需,而且精准度已经达到90%。

作为互联网公司,滴滴本来应该干的事情是去创新,提升效率,把技术与商业结合,形成循环,占领业界的制高点。迎接下一波技术浪潮的来临。

而新政的落地,却让滴滴把精力放到与众多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博弈上面去。分散滴滴的资源,阻碍滴滴的创新,这才是新政对滴滴最大的影响。

政策还有变数,下个十年更需要创新

从网约车政策的历史看,政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中国的互联网约租车政策很有意思。最初网约车被当作黑车严打,之后交通部明确表态不支持。而后随着网约车的遍地开花,主管部门终于出台了管理办法,但是管理办法把网约车视同出租车管理,引发媒体的口诛笔伐。

终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网约车有了合法身份,而暂行办法又给了地方管理部门设租的空间,于是有了户籍的规定。

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政策的征求意见,政策的发布,政策的执行,真实的执行情况是四个问题。

在发布、过渡、执行的过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会调整,即使制订者不主动调整,实际执行也会达成一个符合现实情况的平衡。所以政策还会有变数,现在看到的东西,过一两年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而从国家层面上看,网约车背后所代表的技术是大势所趋,有需求有市场,新的匹配方式跟传统迅游式出行相比,是先进生产力。不合时宜、违背趋势的办法在现实执行中自然会碰壁。

国家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让网约车公司赚钱,但是要鼓励它们把赚到的钱用于提升效率,加强技术研发,用到汽车和互联网的创新上面去。

大国崛起的背后必将是技术革命,Windows时代给了微软,手机时代给了iOS与安卓。人工智能时代呢?

无人驾驶都知道是趋势,而网约车是无人驾驶产业最不应该缺席的一方,也是最容易循环起来的。政府完全可以用给政策的方式,鼓励滴滴去参与先进技术、人工智能的研发,抢占行业的制高点,代表中国公司去参与世界级竞争。

同样,新能源也是趋势,新能源只有跑起来才会有效益,靠骗国家补贴不是长久之计。跑60万公里,新能源汽车就比燃油车划算,网约车公司大量采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动力电池工业才会发展起来。

所以,政策的制订者不应该把网约车当作出租车的替代和竞争者来看,而是要把网约车公司当作未来的创新者,引导它们提升效率,创新科技,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英雄公司。

不然的话,下一个时代,中国也许用着特斯拉、苹果的汽车,内载着Uber的系统。核心利润交出去,国内公司只能敲敲边鼓,做做搬运工。

标签: 出行 创新 就此 夭折 新政 滴滴 拉回 起跑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