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ofo上演海外大撤退,国内36亿押金或将难退,一个月退出8个国家) 作者:荆文静“我错了”,ofo创始人戴威低下了头。这位27岁的少年,背后站的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共享单车独角兽企业
(原标题:ofo上演海外大撤退,国内36亿押金或将难退,一个月退出8个国家)
作者:荆文静
“我错了”,ofo创始人戴威低下了头。这位27岁的少年,背后站的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共享单车独角兽企业。而这个独角兽ofo,此时正处于危急关头。
曾经以“小黄鸭”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中国新符号的ofo正节节败退。2018年10月,ofo正式退出日本市场。6月开始,ofo已先后从澳大利亚、德国、韩国、西班牙、以色列和美国部分城市退出。
资金链危机、运营问题、城市政策等诸多因素,导致共享单车举步维艰。体量较小的共享单车早已在厮杀过程中倒闭。2017年,悟空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相继破产。2018年7月,香港本土品牌Gobeebike宣布关闭所有业务。在此之前的6月份,新加坡oBike停止营业,随后,母公司在其本土市场申请破产。
国内共享单车领域,两大巨头摩拜和ofo逐渐形成定局。但是,就在从增量市场逐步走向存量市场的关键时刻,共享单车巨头们却遭遇了更严峻的危机。
海外扩张浪潮退去
一年以前,来自中国的共享单车巨头们试图将旗帜插满全球。ofo、摩拜以中国新符号的姿态海外大肆扩张。
2017年7月,ofo试图用黄色的自行车来淹没美国市场。7亿美元的投资让ofo一度野心勃勃。摩拜单车紧随其后。2017年9月,摩拜进入华盛顿。2018年3月,根据报道,ofo进入了包括西雅图、圣地亚哥和华盛顿在内的25个美国城市。到了6月份,根据时代财经报道,ofo已在全美投放了逾4万辆自行车,业务遍及30多个城市。
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模式逐渐走向全球。2017年10月,ofo登陆澳大利亚市场。在此之前,印度、欧洲都已经有了小黄车身影。摩拜也骑进了意大利等诸多欧洲城市。
摩拜和ofo等共享单车争相在全球范围内跑马圈地。一些老牌共享单车企业也在ofo和摩拜的冲击下紧张起来,开始加强管理。更多本土共享单车品牌开始崛起。2017年,LimeBike宣称成为北美第一个获得官方合作的无桩式共享单车品牌。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品牌oBike蓄势待发。香港Gobeebike也闻风而起。
但是,进入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巨头却开始“节节败退”。以共享单车巨头ofo为例,2018年下半年,ofo退出的浪潮在全球逐渐涌起。
最初是美国。7月份,ofo在抵达在亚特兰大一个月内退出。与此同时,作为曾经最欢迎共享单车的城市达拉斯也“请”出了ofo。据外媒报道,随处摆放和损坏的车辆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一年内,有4家共享单车公司退出达拉斯,其中也包括摩拜。外媒称,ofo欲将剩下可用的自行车捐给当地类似慈善机构一样的组织。
2018年7月,ofo表示将在60天内离开澳大利亚市场。在此之前,新加坡oBike早已离开澳洲市场。
到了2018年8月,根据新京报报道,ofo已经一个月内在全球范围内退出了8个国家。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撤出或暂停业务。
2018年10月底,ofo欲退出日本市场。而在3月份,ofo刚刚以征服者姿态进入日本。
ofo离开之后,押金问题成为昔日共享单车用户的心头之痛。一位西雅图ofo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称,自ofo从西雅图退出之后,其因为押金问题给ofo方面发邮件咨询,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据悉2017年夏天,ofo进军西雅图。2018年8月,ofo退出西雅图。
缩小布局,是此时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能采取的最佳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曾对时代财经分析:“面对外国监管不明朗的情况,(ofo等共享单车)撤回来也许更务实,但无论是政策因素、投资人愿望,还是战略问题,都离不开钱的因素。”
并发症频发
共享单车带来的并发症也随之而来。
后期维护、难以盈利以及城市政策让共享单车举步维艰。烧钱模式抢占市场的方式,分散了企业后期维护的精力,2018年2月,香港GoBeebike关闭了法国城市所有运营的业务。退出时,GoBeebike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大规模的损害和被盗,维护成本无法承受。
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引来市民的抱怨。《财经天下》周刊曾经报道过国内现存的20个共享单车坟场,扭曲变形的共享单车散落一地,自成帝国。
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共享单车不能言说的痛,背后更严重的则是资金链的问题,进而直接关乎企业危亡。2018年7月,Gobeebike宣布关闭所有业务。在此之前的6月份,新加坡oBike在新加坡停止营业,随后,母公司在其本土市场申请破产。
国内共享单车巨头也在残喘度日。2017年8月,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称,目前仅50家共享单车企业,没有一家实现盈利。早在2017年底,摩拜资金链告急的消息就引起大众注意。2018年2月,腾讯新闻独家爆出ofo资金链即将见底的消息。
最后,摩拜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作价收购摩拜,包括65%现金和35%美团股票,此外美团承担摩拜债务(5-10亿美元之间)。根据《财经》报道,整个交易在2周之内完成。摩拜对于资金的渴求不言而喻。
但摩拜进入美团布局之后,反倒被媒体评为美团的“拖油瓶”。摩拜的不断亏损已成事实,美团在招股书中也承认,截至4月30日之时,在收购的这20多天的时间里,摩拜毛损为人民币4.07亿元,大概平均每天亏损超过1500万元。摩拜影响了公司的整体盈利状况。
而ofo的救命稻草还在赶来的路上。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ofo曾以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先后两次换取阿里共计17.66亿元融资。
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18年初,ofo的负债表显示,彼时ofo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2018年5月,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由于ofo拖欠6815.11万元的货款,将其起诉。
一名知情人士曾向财新周刊提供ofo财务数据,截至5月中旬,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随后遭到ofo方面否认。
ofo依旧未能等来自己的白衣骑士。根据猎云网在10月底的报道,彼时,对ofo买入意向强烈的是滴滴、阿里、哈罗三家,都分别有收购传闻。但传闻只是传闻。
期间,ofo总部因为租约到期搬离原办公区域的事情也一度引来破产传闻。
一直到了11月14日,戴威现身ofo办公室。“ofo不会倒闭,其他都有可能。”但戴威也亲口承认,ofo目前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包括退押金问题,也是没有问题,只是有困难。
最后,这位昔日全球共享单车风云人物戴维,低下头说,“我错了”。一句道歉,折射了2年多来共享单车命运的变迁。
标签: ofo 国内 36亿 押金 或将 难退 一个月 退出 8个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