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第二处过海工程——机场快速路过海段,在距大嶝岛接收井130米、埋深20米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工人操作泥水平衡顶管机抵达接收点的机头井。至此,这条我国目前长度最长、顶管作业管径最大的过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过海工程全部贯通,为全国首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厦门的首个管廊PPP项目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28日,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第二处过海工程——机场快速路过海段,在距大嶝岛接收井130米、埋深20米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工人操作泥水平衡顶管机抵达接收点的机头井。至此,这条我国目前长度最长、顶管作业管径最大的过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过海工程全部贯通,为全国首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厦门的首个管廊PPP项目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下综合管廊有助于保障电力、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作为全国唯一的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厦门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其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市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避免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并提高管线抗灾能力,为翔安新机场建设、沿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经理温春荣介绍,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目前厦门埋深最大、断面最大的管廊项目。据了解,管廊内将纳入电力、通讯、给水、中水、燃气、雨水、污水等管线,并设置消防、排水、通风、信息、电气、监控、标识等管理系统。其中,将燃气管道纳入其中,这在厦门管廊建设中是首次。
过海段工程是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其地质复杂,各类残积砂质粘性土遍布,还有全风化花岗岩及海底高强孤石等,地下顶管作业还要克服海底不良地质处理、长距离顶管轴线精准定位、废泥浆零排放等多项难题。项目副经理韩林俊说,“这种在海底环境下的大断面混凝土管廊顶管工程顶进作业,此前没有先例。”
为此,项目部建立技术小组,大力进行科技攻关,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他们研发了高精度地质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地下孤石群的精准勘探,并研发设计出一种复合型刀盘泥水平衡顶管机,成功攻克了地下大孤石难题。技术小组还创新了激光精准制导系统,解决了长大距离顶管的定位测量难题,这个管廊过海段贯通实际误差在5厘米以内。
针对水、电、气、通讯等地下管线直埋带来的诸多挑战,项目部将“装配式预制叠合板”工艺应用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在福建省属于首例。“装配式预制叠合板”管廊,即通过管廊墙板节点拆分,将管廊结构分解成若干板块进行预制,再进行现场拼装,使墙板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好、结构强度及防水性能均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装配式综合管廊。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工艺相比,“装配式预制叠合板”具有绿色环保效益明显、施工成本大幅降低、墙体质量可控性强、施工周期有效缩短等多种优势。
在过海段建设中,顶管每推进1米,就会产生50立方米的泥浆。项目部工人们坚持绿色施工,采用多级废泥浆分离等技术,有效浓缩废泥浆体积,以循环水的形式排出,实现了废弃泥浆海域零排放。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线抗灾能力,建设单位还在中国铁建自主研发的综合管廊智慧管控平台上,集成“三维建模+GIS可视化管理”、机器人巡检系统、无线传感系统等科技,环境、安防、火灾预警、语音通信等十余个子系统,通过综合集成、各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高度融合,实现了高效智能的管廊运行管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