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抗倒伏、产量高来年就种这个新品种

趣科技 2020-11-20 10:46:07 转载来源: 科技日报

“今年我们这儿刮了三次台风,但这个玉米新品种不仅没出现‘倒伏’,而且还‘一粒封顶’,这穗苞米得拿回家给他们看看。”在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良种试验示范秋季现场会上,辽宁省新民市卢家屯乡卢家屯村玉米种植户王春君一直跟着科研人员在现场看“东单1775”的测产情况

“今年我们这儿刮了三次台风,但这个玉米新品种不仅没出现‘倒伏’,而且还‘一粒封顶’,这穗苞米得拿回家给他们看看。”在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良种试验示范秋季现场会上,辽宁省新民市卢家屯乡卢家屯村玉米种植户王春君一直跟着科研人员在现场看“东单1775”的测产情况。

与其他品种不同,他手拿的玉米在棒尖上都长着饱满的玉米粒,呈现出“一粒封顶”的特性。“你看,这些苞米棒子的顶尖上都长有玉米,不仅单穗的重量足,颗粒也饱满,来年我也要种这个新品种。”

秋收之季,沈阳市科技局驻卢家屯乡卢家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占慧,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朱宏宇,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副总裁宋波,卢家屯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种植户、贫困户早早来到卢家屯村的玉米试验田,期待着这个新品种的收成。

实地测产 让农民自己选种子

测产一开始,两个小组在玉米试验田分别选择了“东单176、1775、806”等三个没有倒伏的品种,对照品种先玉335进行采集测产。当地种植户也跟着进入试验田,不时掰下一穗穗玉米仔细观看,他们更关心的是品种的抗倒伏性,“这个品种显然不行,相邻那行就一棵没倒,这片全倒了。”通过现场比对,种植户心中愈发有数了。

实验田里,测量人员先对4个品种分别进行了鲜穗重、鲜粒重、水分、湿粮亩产、干粮亩产和平均亩产等6项指标测定,然后对“东单1775”进行测产,最终“东单1775”以湿粮亩产1158公斤、干粮亩产991.4公斤,以接近亩产吨粮的表现在测产中拔得头筹。

王春君是这个村的种植大户,他带领周围农户种了300多亩玉米。测产会上,他全程参与其中,仔细查看每个品种的收成,同时也选到了自己心仪的品种。

“咱农民最看重的就是抗倒伏性,如果玉米倒了,不但会出芽,还会影响机械收割。‘东单1775’这个品种抗倒伏性好,颗粒还饱满,产量也有保障,我查过了,每穗玉米都是18趟,这比以前种植的品种多出2到4趟。”王春君对记者说。

脱贫攻坚 携科企助力“摘帽”

卢家屯村有520户村民,其中有28户贫困户等待摘帽。沈阳市科技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一直想方设法引进切实助力脱贫的项目。通过调查,村里28户贫困户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玉米。“因此,通过品种的升级换代,增加种植业收入,成为最为现实可行的考量。”孙占慧说。

几番沟通,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村里引进了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良种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该公司科研人员从播种到苗期调查、花期调查、抗病性抗倒伏性调查直至收获,几十人次深入试验田,终于在测产会上得到了真实数据。

据宋波介绍,15亩试验田共种植了118个品种,从区域试验晋级到生产测验,脱颖而出的品种最终也就3—5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民市是辽宁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选择在此建设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对品种选育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宋波表示,通过试验示范,可以将更优质的品种以及更先进的种植模式推广给广大农户,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现场会上,孙占慧不停地查看各个品种的收成,与当地农民交流着今年农产品的收成,“通过测产会,把新品种的各项指标一一列出,农民可以实时、实地、实物对新品种的收成进行检测,眼见为实,老百姓自己就做出最佳选择。”

品种的优劣农民看在眼里,也利于良种向外推广,让更多农民受益。两年来,卢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峰看到扶贫工作队的点点滴滴,让他对村里奔小康充满信心,“驻村第一书记来了之后,对我们帮助非常大,村里有什么困难都帮助解决,还引进了这么好的项目,这对贫困户的帮助最直接,也让咱村种植户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标签: 抗倒伏 产量 高来年 来年 这个 新品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