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大数据 >> 区块链

《中国大力推动境外支付便利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区块链 2025-03-31 12:24:58 转载来源:

《中国大力推动境外支付便利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标志着中国在便利境外人士支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受理功能,支持更多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内使用

《中国大力推动境外支付便利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标志着中国在便利境外人士支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受理功能,支持更多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内使用。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促进国际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两种支付模式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已达到一定规模。“外卡内绑”是指支持境外居民将Visa、Mastercard等国际银行卡绑定至国内主流支付钱包,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外包内用”则指境外钱包机构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联)合作,允许外籍人士使用境外钱包APP在境内进行支付。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推动了中国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繁荣。

《中国大力推动境外支付便利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春节期间,入境游的回暖直接带动了外卡支付交易量的攀升。微信支付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客消费笔数同比去年增长了134%,其中,境外游客在外卡支付平台上的消费增长更是惊人。以中式茶饮为例,境外游客在霸王茶姬使用外卡的消费笔数同比增长高达359%。这充分显示了外卡支付在促进境外消费方面的巨大潜力。

微信支付在2023年7月全面升级外卡业务,为数百万外籍人士提供服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持续保持高增长趋势。到2024年12月,外卡支付相关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达到了2023年7月的7.1倍和5.3倍,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外卡内绑”方面,进展同样显著。2024年11月6日,银联国际宣布境外发行的银联卡已全面支持绑定支付宝,微信支付也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支持下开通了该项服务。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境外银行卡在国内的支付体系,为境外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外包内用”方面,根据人民银行去年5月发布的《在华支付指南》,目前已有32款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境内商户进行支付,覆盖了港澳、东南亚、日韩蒙等多个地区。网联清算公司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优化来华人员的支付服务水平,为境外支付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的覆盖范围,支持更多境内主流钱包上线“外卡内绑”功能,并持续扩大“外包内用”的国家和地区覆盖面。同时,积极开展与境外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探索与国际银行卡组织的网络对接,打造头部支付机构和主流收单银行两条境外钱包受理主渠道,最终实现来华人员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景支付畅通无阻。

除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数字人民币也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选择。人民银行发布的《境外来华人士数字人民币支付指南》显示,目前数字人民币APP境外版已支持21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手机号注册账号和开通钱包。无需持有运营机构的银行账户,即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匿名钱包开通方便快捷,无需前往柜面,也无需提供护照等身份信息或办理境内银行账户。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上限为5000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人民币的“随用随充”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境外来华人士。无需提前为钱包充值,可以直接使用Visa、Mastercard等银行卡进行支付,而且更多国际卡组织正在接入中。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1:1兑换,共同构成法定货币体系,其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境外支付提供了新的选择。

有观点认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数字人民币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大华银行中国行长符懋赞表示,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除了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金融基础设施,更应拓宽海外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品种,比如数字人民币的国际结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望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证监会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答复的函中也提到,将进一步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股票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机制,深入研究论证香港公司到内地上市的可能性,持续推动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结合实际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试点等,全面深化内地与香港紧密实务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标签: 中国大力推动境外支付便利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