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信用卡“触网”创新 业界纵论发展机遇

互联网 2014-08-18 08:48:5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20世纪80年代,信用卡作为电子化和现代化的消费金融支付工具,开始进入中国,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传统金融开始结合互联网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而信用卡产业如何延续辉煌备受关注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20世纪80年代,信用卡作为电子化和现代化的消费金融支付工具,开始进入中国,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传统金融开始结合互联网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而信用卡产业如何延续辉煌备受关注。

8月15日,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联合指导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中国银联和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信用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已达3.91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8.03%。去年末,全国人均拥有信用卡0.29张,几乎相当于每个家庭拥有一张信用卡,去年末中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4.57万亿元,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则突破了万元,为1.17万元。

对于信用卡触网,银行早已开始行动。很多银行很早前就可以通过网络申请发行信用卡,但由于信用卡发行有“三亲”(对客户需亲见、亲签、亲核)原则,所以,很多网络申请信用卡都是线上结合线下发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各银行信用卡都有其独立的信用卡中心,实行类事业部制,人财物相对独立,而有的银行为了信用卡能更好地结合互联网发展,在银行信用卡中心特意成立了网络部门,主要为推动未来网上业务的发展。

“由于网申信用卡对客户个人信用的考核会要求高些,现在很多银行都与第三方合作,通过对大数据筛选确定客户,而互联网个人信用也是未来银行需要加大力度投入的。”某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面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于支付领域的冲击,多位银行业人士呼吁,在信用卡“触网”过程中,标准和规范是整个发展最基本的东西,要有一定的基础、规范和标准,包括安全的标准、服务的标准等。

本次研讨会,多位业内重要人士发表了精彩观点,本版精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产业要有弃旧图新的决心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8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银行卡面临最核心的挑战是互联网金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必须下定决心尽快地弃旧图新。

“银行卡转成信用卡,过去十年可以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是行业的黄金十年,但也应看到,现在银行卡的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面临下行压力增大,银行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面临挑战。”杨再平称。

“同时,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互联金融的发展,使银行卡的介质形态和使用模式面临挑战;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的市场主体涌入银行卡市场,原有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各类支付模式和受理终端不断涌现,收单服务进一步普及,其中不乏过于追求交易效率和便捷而忽视风险控制的情况,风险管控面临挑战;针对银行卡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花样手段不断翻新,用卡安全面临挑战;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客户投诉越来越多,持卡用卡良好和谐客服关系也面临挑战。”杨再平认为。

杨再平表示,银行卡面临最重要和核心的挑战是互联网金融,该挑战的切入点或主战场是支付领域,但它已经延伸到金融支付领域以外。互联网金融不止是渠道的革命,它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不仅带来了金融渠道革命性的变化和网点革命性的变化,而是整个业态的革命性变化,甚至是金融业商业模式的变化。

杨再平认为,互联网技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样一来,银行业多少年积累起来的物理网点,在互联网面前优势丧失了许多。总之,互联网金融不仅对网点有替代作用,实际上对银行卡也在替代。

杨再平称,银行卡过去有十年的辉煌,未来要主动融入大潮,通过拥抱互联网技术与精神来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再创辉煌。这个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网络信用卡或者网络银行卡、虚拟银行卡,未来的银行卡整合在手机里面,这是一个趋势。

杨再平称,信用卡虚拟化、去卡片化、网络化,它的介质或者是它的载体以后可能不存在了,整合在手机里。当然,新的转型升级方向,可能使得银行过去的投资,包括制作卡整个产业链可能很多东西会报废,可见转型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意味着要放弃和要有一个弃旧图新的决心。

杨再平认为,做信用卡的商业银行,首先是自己要善于学习互联网技术和精神,然后要善于采用,还要跟互联网机构及公司合作。多合作可以使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成本减少,时间加快。

杨再平总结称,银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只有下决心尽快地弃旧图新,成本会少一些,时间会快一些,这是整个产业链面临的选择。

《《《

工行牡丹卡中心执行副总裁韩旭升:应尽早制定标准和规范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8月15日,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工行牡丹卡中心执行副总裁韩旭升指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带来最大的冲击,恰恰是银行卡方面”,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一种结算工具,割裂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韩旭升同时呼吁,尽早制定一个标准和规范,这是整个产业要取得大发展最基本的东西。

在韩旭升看来,由于一些新兴支付方式的出现,导致银行卡沦为了一个结算后台。此外,移动支付的兴起对银行卡业也是一个冲击,移动支付的发展,未来会不会取消或者替代银行卡?这是需要进行研究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实际上,银行卡在整个银行业务中,可能是发展得最快的产品或业务之一。而银联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崛起并成为在国际上能够和其他国际卡组织并行的、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卡组织,这些本身已说明了银行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

银行卡的移动支付,很多年前就已有过探索,银行卡业务本身也一直在不停的吸收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所以,互联网金融或移动支付,对银行而言,也是一个启示和促进,银行卡产业不仅可以迎接这个挑战,而且还是个发展的机遇

韩旭升分析,这首先体现在观念和理念上的启示。互联网之所以发展得非常快速,就是因为客户的体验非常好,而银行则更多的考虑安全性因素。

其次是创新。尽管银行卡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有一些创新,但这还不够。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要和客户的体验结合起来。

另外,银行可能要在协调安全、方便、快捷等方面找一个合适的度。实际上,这和前面两点也是结合在一起的。银行本身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如何在控制风险和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服务上,是能够拿一个最好的度的。

韩旭升建议,必须首先制定好规范和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银行或者互联网企业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就很可能会在安全上产生一些问题。这个标准制定的越好才越有利于全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客户,也有利于银行,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各个链条。

对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韩旭升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做了分析,比如,现在已有了可穿戴设备,而可穿戴设备本身也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的结合,未来还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做移动支付,这样手机(在支付领域的功能)也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包括银行在内的载体可能也要挂接到可穿戴设备。从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角度来看,或者从移动支付的角度来看,应该考虑的更长远一些,这可能会对整个银行卡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实对银行卡产业而言是很好的。韩旭升认为,银行卡产业只要在理念上、在创新上把握最本质的理念,其他机构或支付工具等对银行而言都不是一个挑战,反而是一个更好的促进。

《《《

邮储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姚伟:合规性文化束缚银行创新能力

每经记者 周雅珏 发自北京

对于信用卡“触网”与创新这一话题,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邮储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姚伟从银行与互联网创新的不同展开分析。

姚伟认为,银行“慢热”的传统合规性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银行创新的能力。

姚伟称,银行创新的核心要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之上,首先考虑合规性,过程要考虑风控,最终要以盈利为目的。互联网创新的核心是便捷,只要便捷的事都可以做,因为它注重的是体验。

姚伟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原本就是一个支付账户,此后不断演变,从支付账户变成结算账户,从结算账户变成了基金账户等,突破了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账户管理规定。然而,对银行而言,直接用储蓄(或结算)账户买股票或基金是绝对不可能的。银行对各类账户有严格的隔离区分,但支付宝把所有的账户集于一身,这就是互联网创新支付求变的结果。

在姚伟看来,在创新过程中,银行基于合规和风控考虑会把流程弄得很复杂,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属于“慢热”,其热的过程要远慢于互联网。而互联网本质是快和便捷。在一些领域,银行有时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在创新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姚伟认为,互联网给银行的支付创新敲响了一记警钟,银行要学会适应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在创新过程中,银行人要把银行的稳健融入到互联网思维中。

姚伟介绍说,在欧洲等地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并不相同,更多是体现以金融行业主导的金融互联网。国外直销银行可以没有网点,通过网上就能完成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支付环节,是银行服务体系当中一个小部分,它并不能代表整个银行的全部。实际上,国外直销银行模式要求银行适应高节奏技术快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互联网也就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同时颠覆了过去银行传统的电子支付方式。但是,互联网支付的风险已开始显现,这给银行支付敲响了警钟。

姚伟提醒,第三方支付介入后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应引起监管部门和银行的警惕,必须要尽快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只有在合规条件下才能健康发展。

姚伟预计,银行卡和互联网未来在支付领域形态有三大类:一种是线下卡基支付的形态依然会保留;第二种就是互联网支付;第三种是新介质的支付 (移动支付或叫手机支付)。第三种支付形态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互联网支付形态产生很大的冲击,互联网支付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效益,还没有达到盈利,就被新介质(不限于手机)这一类的支付形态取代。所以,支付创新无止境。

《《《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常务副总裁杨华辉:信用卡要充分“触网”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8月15日,中信信用卡中心常务副总裁杨华辉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在互联网企业跨界抢占高地的同时,传统银行业“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也逐渐消逝,信用卡的触网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信用卡行业快速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网络化。

杨华辉认为,如果传统银行业务仍局限于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将会止步不前。互联网金融恰恰立足于被传统银行业忽视的中小客户这一蓝海,以极致的互联网体验和低准入门槛,将客户的零散资金凝聚起来。

如何应对?如何融合创新?一直都是传统银行思考的问题。杨华辉认为,实际上在体制上机制上,与互联网金融文化相差太大,比如说互联网提倡开放、平等、协作、共享这四个精神,体现在银行业务中就很难做。

杨华辉认为,第一,应以产品的专业化来强化银行的优势,这些专业化优势包括对金融的理解,对风险控制的理解,对客户需求的把握。

二是要运用系统手段,规避客户的用卡风险,提升客户的体验。

三是扩大线下的资源与客户保持亲密的接触,强化传统优势。因为传统银行对于互联网企业存在着资金管理的优势,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优势,专业化的风险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线下商户资源的优势来应对网上的挑战。

在融合方面,杨华辉认为,首先要积极拥抱互联网,以新形式满足客户的需求,用这样的合作,通过入口和渠道来实现流量的导入;其次是渠道方面,它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入口;第三,以优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来吸引客户。

在创新方面,杨华辉表示,“银行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大量的客户流,同时,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实现精准的营销,运用大数据来搭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O2O服务平台;第三个要发力移动互联,来突破增长的瓶颈。”

《《《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用现代技术满足用户需要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产业各方主导下,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从卡片支付到移动支付,银行卡支付服务朝着更安全、更便民的方向不断升级。

“去年整个银行卡的交易是423万亿元,跨行转结是32万亿元,是2002年银联成立的180倍,而且银行卡的渗透率是47%。现在没有纸质的个人支票,我们跨越了纸制个人支票阶段。”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互联网的便利对银行冲击很大,那么,银行和互联网的思维核心点和区别在哪?

主要在于互联网重视用户,而银行重视客户;用户和客户的差别在于,用户只要提供服务,不一定是买卖关系,而客户是买卖关系,你买卖的是财产,买卖完了是你的客户,买你的产品都是你的客户,比如部分银行已在抢占入口,其思路就是通过社交平台慢慢把客户变成用户。

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这是互联网的核心思维。你只要用我的服务,你是不是能够产生买卖关系也无所谓,所以,从用户的思维给大家(银行)的建议是要拥抱互联网,轻装上阵,直奔用户。同时,思考银行能不能共建互联网上的商圈以期为信用卡服务。

柴洪峰亦表示,银行方面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安全和便捷的角度上,一定要用现代的技术真正解决用户的需要,不以用户为中心的问题是假命题;其次,推动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好好研究一下账户体系,不管哪一个机构提供账户体系服务,都应该按照账户体系的管理法规来管理;最后,考量所有的金融服务资产的综合优势在哪里,我国信用卡实际上并没有一人一张,若用信用卡跟借记卡绑在一起,借记卡方面是不会干的。因而,怎么更好的用卡,怎么普及,需要信用卡打头阵,毕竟信用卡风险防控机制比借记卡好得多。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变与不变”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8月15日,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称,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突飞猛进的支付行业,逐渐呈现出一个从后台走向前台,经过从现金支付到非现金支付、再到电子支付的兴起,而新的电子支付手段将在未来逐渐对传统电子支付手段形成冲击。

目前,无论从规模或发展前景看,中国的信用卡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信用卡已经逐渐转变,最后成为大多数人惯用的信用支付手段。

杨涛表示,谈到信用卡,不仅仅考虑卡片本身,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素:

信用卡归根结底就是信用问题。在我国,一方面信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是城市新兴人群等在网络支付手段中的信用意识也在不断地增长。在中国新兴支付手段的发展历史中,最初其实还是基于信用问题的解决。

在杨涛看来,卡的背后实际上可以有很多变化。谈到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塑料材质的卡片,但这种中介有可能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

谈到信用卡的功能时,杨涛认为,金融本身最基本的功能在支付基础上,信用卡越来越多和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甚至和居民生活服务有关的增值服务结合起来。所以,信用卡的关键点其实还是功能。从金融的本质或金融功能的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

对于中国的信用卡行业,杨涛认为,可以就其中的 “变与不变”进行观察。

至于 “变”,无非体现在几方面:首先,从需求层面看,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其次,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银行卡甚至类银行卡的提供当中;最后,现在的市场具有跨境性和全球化。

标签: 信用卡 触网 创新 业界 纵论 发展 机遇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