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你知道吗?二维码已经发明20年了 现在我们常说的二维码,其实只是二维条码的其中一种。它更准确的名字是QR码(Quick Respond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你知道吗?二维码已经发明20年了
现在我们常说的二维码,其实只是二维条码的其中一种。它更准确的名字是QR码(Quick Respond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1994年,这种密密麻麻黑白相间、3个角落好像“回”字的神秘图案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一个QR码,最多可以容纳数字7089个,或字母4296个,或中文汉字984个(采用UTF-8)。
3个角落的“回”字,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普通条码扫描时,需要严格对准扫描仪,而二维码无论从任何角度扫描,数据都可以被正确读取。
▲“QR Code Structure Example 2 zh-hans”作者Great Brightstar。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二维码最早是在汽车制造厂用来追踪零件。由于二维码容错能力相当强,图案有7%-30%面积破损时仍可被机器读取,因此也被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二维码的应用范围是产品追踪、物品识别、存货管理等工业用途。直到智能手机和微信在中国的普及,二维码才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大众随时“扫一扫”的工具。或者说,是人人手里都有了一个“二维码扫描器”。
已经被神化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显然对二维码有着很高的寄望。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微信公开课上,现任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的张小龙以视频形式阐述了微信对于开放平台的一些理念和方向。其中提及,在PC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在搜索框里;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应该在二维码里。所以微信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大力推动二维码在中国的普及。
“因为在线下的流量来说,人们需要有一种介质,能够让手机连接到某一种服务,那从线下来说我们认为二维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天张小龙的发言中,还有一句最像标题的话,“微信希望建造一个森林,而不是一座宫殿”――培育一个生态系统,让所有生物能够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微信自己去把它建造出来。
无论怎么看,微信都是在下一盘大棋。从手机出发,连接一切,而二维码正是张小龙所认为的入口。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